“怎么办怎么办,马上要交卷了,我还有一半的题没写……”
“啊这只狗怎么追得这么紧,我快跑不动了!怎么周围没有一个人……”
千钧一发之时,你突然睁眼:啊,原来只是一场梦!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完噩梦醒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几天后还能记得梦的细节,后劲不小。
那么总是做噩梦到底是不是“凶兆”?最近一项研究似乎证实了。
一、研究:一些梦境可能预示疾病发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做梦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关系,多项研究表明,如果梦的内容生动有趣,那么睡眠质量更好,饮食习惯更健康;经常做噩梦和有睡眠障碍,患上帕金森氏症和相关神经退化性疾病风险更高;晚上做梦比较少,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信号;噩梦可能和心脏病有关,心脏病会减少大脑进氧量并扰乱睡眠。
然而,把做梦和梦境内容作为健康预警这件事,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少研究人员指出,一些有趣的结果可能表明,预示性梦境或者发现症状前的做梦可能警示着健康问题。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国际梦研究协会前任主席、《睡眠委员会》一书的作者戴尔德丽·利·巴雷特在她的书中讲了两个例子:
有人梦见豹子咬在他的背上,醒来后发现那个部位有一个印记,于是就去看了医生。另一个患者身上长了东西,但没有放在心上,之后做了好几个相关的梦,其中一个梦明确患者要去给它做检查,于是患者就去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是早期黑色素瘤。
巴雷特认为,在人醒着的时候因为很多事分心,而梦捕捉到了身体出状况时的某些微妙反应。
二、人为什么会做梦呢?人在入睡后,大脑也进入了休眠,但一小部分脑细胞仍然在继续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正常情况下,人的睡眠分为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交替一次为一个睡眠周期,人每晚睡眠一般会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大多数梦境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在这个时期身体的活动度低,身体接受大脑的信息,让肌肉处于麻痹状态,伴随梦境,防止身体乱动而受伤。
正常情况下,人类每晚要做4~6个梦,但很多人记不住甚至认为自己没做梦,有的人则感觉自己做了一晚上的梦,这是为什么呢?
梦境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醒来,就会对梦记得比较清晰,如果是在其他时期醒来,往往不能清晰地记住梦境,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做梦。
三、做梦说明睡眠质量不好吗?做梦是人潜意识的表达,也是保护睡眠的一种机制,并不能说明睡眠质量不好。一般而言,人一晚上会做4~6个梦,让人睡眠不好的并不是做梦,而是身体或精神上的原因,影响了自己的睡眠质量,让人记得自己的梦,造成经常做梦的感觉。
比如在精神压力大时,人可能会做一些噩梦,让人惊醒,之后难以入睡,大脑感觉疲劳;神经衰弱的人入睡困难,睡着后又容易惊醒,所以白天时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