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可变车道这种精细化的交通工程设计与管治方法措施,在国际上一些先进城市早已采用,但并不多见。杨涛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适用的交通流场景特殊而有限;二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对路况不熟的人,容易“蒙圈”;三是对道路交通实质性增效有限。 “我倒是建议交管部门还是需要摆脱过度以小汽车交通排堵保畅为重心的思维定势,考虑在南京合适道路上尝试推动设置多乘员专用车道(HOV车道),引导人们选择合乘出行习惯,减少单人小汽车出行和道路交通量。”杨涛说。
HOV车道(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就是多乘员车道,意思就是说只有成员数符合当前标准的情况下才允许走的车道。至于具体是几位乘员,这要看当地的规定,可能是2人,也有可能是3人。HOV车道在国外早已经实施,比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市民进行合乘,类似于顺风车,采取更加绿色、集约的出行方式进入中心城区,从而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国内深圳、无锡、大连、成都等部分城市近几年也开始试推行。 南京市交管局表示,无论是可变车道还是HOV车道,南京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对于车主反映的蒙圈现象,他们也注意到,并在研究如何更好引导车辆通行。 可变车道,你走过吗?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在本文下给我们留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文 高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