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泥料,很多人都走到理论上去,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对料子一上手的感性认识最为重要,就像好玉一上手就知好坏。什么产地和成分分析,都没有“观感”和“触觉”来得更直接。
不能说钻研理论不对,而是对泥料认知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每个人初玩紫砂壶都是对五颜六色的紫砂泥一无所知,而后慢慢了解到有紫泥、段泥、朱泥等等。
继续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泥料种类不过是最初认识的那几种泥料的衍生、共生泥料。只是因为矿料颜色、矿料地段、成品发色的区别,取了不同名字而已。到最后,对紫砂泥料熟悉如做壶的匠人们,交流起来也大多不会提起复杂的名字,一般都是拿着试片或壶称之为“这个紫泥” “、那个朱泥” 。
说得容易做得难,因为观感和触觉,将其与文字关联起来,并能够透彻的理解,还是有难度。感觉很多“说”出来的东西,总让人不能切身体会,所以还是要多上手、多看多玩就懂了。
下面谈一些浅显易懂的泥料基础知识
紫泥
紫泥包括底槽清、天青泥、红棕紫泥等品种,色泽主要为紫褐色、紫红色、巧克力色。是不是好的紫泥要注意泥料的颗粒,个人觉得较正的紫泥料子,即使练得比较细、明针再好,也通常富有颗粒感,这是紫泥的特性决定的。
紫泥壶壶表常常会出现黑点(铁质)、星星白点(云母片);特别是新壶就富有黯然之光,水色明显。说明矿料的品质好、油性好,有这些特征的壶就比较靠谱。
红泥
红泥,包括大红泥、小红泥、朱泥等。色泽为红色调为主,往往色泽不深不艳。红泥的触感上颗粒性质与紫泥相仿,砂感强,好的红泥起初比不上一些好的紫泥那么油润,但是长期泡养后色泽会更为明艳。
朱泥,不论是赵庄的还是小煤窑的,接触下来好泥有一些共性,好的朱泥泥性活络,泡茶水色好,泥色会显得油润红彤。
绿泥
本山绿泥,梨皮色至米黄泛青,有黑点颗粒。本绿这类料子好的很少,纯的料子很有特点。一是色淡雅,淡黄而非土黄、金黄。二是泡养后料子较之好的紫泥更加滑润如玉,质感很特别。
段泥
段泥,为共生矿泥料,是由紫泥、红泥、绿泥这三种泥料自然融合而成。成品紫砂壶的颜色跨度大,金黄色、明黄色、土黄色、褐黄色、自然青色都有。之所以颜色存在较大的夸大,主要是共生的形式不同,以及烧制的窑温不同所决定的。段泥的颗粒感几乎是所有紫砂泥料中最丰富的一种,通常比紫泥的略微难泡养些,但是发茶很好。
总之,好料是好壶的基础,其中门道很多,且各有理论。泥是身、型是魂,但凡工艺到位的壶,料子绝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工手肯花时间做的壶,用泥肯定也考究,就像要认真写字作画,就不会在乎在好的宣纸上下本钱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