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至潼关多少公里,三门峡到潼关多少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3:29:28

关帝庙前的门楼,高5.3米,宽3.3米,进深2.28米,原为关帝庙大门楼。仿古四角上翘屋脊,正面飞椽下有砖雕素面横额,下为四组砖雕斗拱,斗拱间有浮雕牡丹花卉,中部两组为鹿和梅花,两侧为菊花,下部两边有砖雕人物图案。再下部有砖雕拱形门道,门两侧有砖雕莲花图案。图案内有砖雕对联,字已残缺,依稀为:“僣窃特尊王口人,甲胄中慎口擉子”云云。拱形门顶部有书写的“敬天皇”门额,砖雕虽毁,字迹尚可以辨认。新庙是2004年所修。

渑池至潼关多少公里,三门峡到潼关多少站(5)

渑池至潼关多少公里,三门峡到潼关多少站(6)

二是有明朝天启年间重修的古砖“洞子门”。古砖洞在村南部,洞为东西向,长12.4米,高4.1米,宽6.8米,由蓝砖砌筑,白麻石条基筑,白灰抹缝。在洞门西部正中顶部有灰白横额石,长约0.8米,宽约0.3米,上有阴刻“三藩要地”字。其中“地”字已掉。洞东门上中顶部,有青石质额匾,长1.2米,宽0.5米,中阴刻有“中土首镇”字。其中“土”字的右上部加一点成为“圡”,左侧竖向阴刻“天啟四年冬立”。《河南文物志》记载:《黄帝铸鼎原碑》,位于灵宝市西北20公里西阎乡大字营村学校内,原为阳平乡徐家营村北黄帝陵庙之物。

1931年,因欲将此碑运往洛阳,不虞断为三块,遂弃置大字营村。碑为唐贞元十七年(810年)正月九日立,高2.41米,宽1.3米,厚0.3米,篆额“轩辕黄帝铸鼎碑铭”。虢州刺史王颜撰、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表滋书。碑文篆书,凡13行,行22行,首行题曰:“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碑文记载了黄帝采首山之铜于荆山,脚下铸鼎成功,乘龙升天,以道化民的故事。

贬斥秦皇、汉武求仙甚勤,却“去道日远”,徒无所得的行为,借以歌颂唐朝皇天得道,“方始昌远”,“名常鼎新”的功德。故特立碑以祭之。三是村民家中保存有不少“古物”。黄安华家中有民国十七年的神道碑,有相传是黄庭坚后人题的门匾“鲁直文行”(鲁直,黄庭坚。文行,文章与德行)。四是村民赵锁牢院中有高14米,冠18米,胸围3米有余的树龄在500~600年间的古槐。

渑池至潼关多少公里,三门峡到潼关多少站(7)

其四,在大字营村有历史名人或与名人有关的记载。一是《河南名人墓》第283页记载:王浚墓在今三门峡市灵宝市西阎乡大字营村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10.68″,东经110°45′39.16″。该墓建于西晋,墓葬坐落于北岭上,古称柏谷。原有墓冢,高3米,周长25米,现已不存。

王浚,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今灵宝西北)人,出生官宦世家。少年立志,博涉经典,善刀枪,文武双全,“是三国历史的掩卷之人”,卒于晋武帝太康六年(年)。在原阌乡县南城门楼的东墙上,曾镶嵌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晋龙骧将军王浚故里》。

王浚在地方官府的举荐下,做了河东刺史的幕僚,后在西晋著名军事谋略家时任襄阳都督的羊祜帐下任参事。后转任车骑从事中郎,后任巴郡(今重庆市)太守。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转任广汉太守、益州太守(今四川成都),因功封关内侯。后拜右卫将军,大司农。咸宁五年(279年),王浚上疏晋武帝发兵东吴。晋伐东吴,王浚为水军主力。太康元年(280年)正月,年逾七旬的王浚率军自成都沿江而下,攻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克西陵、荆门、夷道,攻占乐乡,进至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请降,吴国灭亡。孙氏历代经营的江东4州43郡,悉归于晋,中国复归统一。王浚灭吴有功,任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加封襄阳侯。太康六年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官至龙骧将军(武将中最高官阶)。是年二月去世,享年八十岁,谥武,子王矩嗣。

几百年后,唐朝诗人刘禹锡东下,在三峡古战场吊古伤今写下了《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二是张豁然,字通甫。1908年生于大字营村。其祖上是元朝末年跟随朱元璋的安徽凤阳府霍丘县人氏张政。大明朝建立后,张政为河南陕州道左所正。明末清初,张政的后人一支从陕州城迁至大字营村。

张豁然自幼学习勤奋,后到开封读书。1928年毕业于黎明中学,又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1934年秋,河南省第一区立农林高中在陕州成立,张豁然被选为校长,1942年秋在陕州菜园创办第十一区联立示范学校任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先后迁往卢氏、洛宁、内乡,抗战胜利后迁回陕州城。1945年秋,张豁然任阌乡县参议会议长,后被选为省参议会参议员。1948年3月参加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后即在南京教育部任职。1949年移居台湾,任台北市国立大学教授、校长。1976年、1986年出席台湾国民大会。1989年在台湾编印《河南阌乡县志》。

1938年,张豁然先后任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高级中学校长时,因日军进犯,学校迁至卢氏,在卢氏县城城隍庙栖身授课。2002年春,先生闻讯重修城隍庙时,于当年6月寄去一千二百五十美元,以还当年之愿。为此,李啸东先生撰文、常好廉书丹、刘占明镌刻,于2003年11月12日卢氏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专门在城隍庙内为先生立《张豁然先生捐资功德碑记》。

黄学治告诉我们: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曾任过阌乡县自卫大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过县保安团长,1948年任过阌乡县县长的杜雨生(字甫田),也是大字营人。

渑池至潼关多少公里,三门峡到潼关多少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