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5:43:05

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1)

我想和你聊聊有关补钙的话题,而且是毁三观的那种。

你是不是觉得最能健骨的食物是牛奶?但如果我告诉你,对骨骼健康最有益的食物不是牛奶,你怎么看?

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但如果我告诉你,单靠补钙是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的,你认同吗?

很多人都以为,最需要补钙的是小孩子和老人家,但如果我告诉你,最需要补钙的反而是年轻人,你相信吗?

补钙就能强壮骨骼吗?

骨骼强壮与否不仅取决于补多少钙,更重要的是看骨代谢是否正常。

人们容易把补钙等同于强壮骨骼,是因为不了解血钙和骨钙间的关系。

人体内的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骨骼和牙齿里的钙,占99%,二是细胞和血液里的钙,占1%。

就血钙浓度而言,身体通过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激素来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力,维持血钙和骨钙的平衡。

成骨细胞是“搞基建的”,破骨细胞是“搞拆迁的”。

当成骨细胞活力强于破骨细胞,钙才能沉积于骨骼;当破骨细胞的活力强于成骨细胞,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到血液里。

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2)

食物来源的钙,只会成为血钙,而不会直接成为骨钙。

但是血钙浓度升高会激活降钙素,降钙素可以促进血钙转移到骨骼。

而血钙浓度下降会激活甲状旁腺激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骨头里的钙转移到血液。

当肠道吸收的钙减少引起血钙浓度下降,身体就会“拆东墙补西墙”,通过“溶解”骨钙来满足血钙的不足。

因此,补钙只是强壮骨骼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为什么年轻人更需要补钙?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成骨细胞活力下降,破骨细胞活力增强,血液里的钙进不去骨骼,而且骨钙还不停地溶出。

对于老人家而言,基本是“吃老本”的状态。此时补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钙只能补到血液,却很难跑进骨头,钙补多了还会沉积到血管壁造成动脉硬化,得不偿失。

因此,老人家要强壮骨骼,最重要的是搞基建、防拆迁。

但是年轻人不一样,我们的成骨细胞活力大于破骨细胞,35岁前补钙可以很好地增加骨密度。

骨密度相当于“养老金”,谁存的钱越多,老了后骨头就越健康。

相反地,年轻人不补钙,身体就会调用骨钙(养老金),毕竟身体需要维持稳定的血钙浓度,这比骨钙重要得多。

身体需要钙来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调节卵母细胞的发育、支持神经冲动的传导等。

甲状旁腺激素可以通过3条途经来增加血钙,一是促进骨钙的溶出,二是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三是抑制肾脏排泄钙。

你会发现,任何时候去查血清钙基本都是正常的,这种检测对于评估骨骼健康没有多大意义。

反正,年轻人比老人家更需要补钙。

当然,即便你不补钙,血液和细胞也不会缺钙,因为它们不会征求你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地调用骨头里的钙。

我们的饮食缺钙吗?

按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18岁以上的成人每天应摄入800mg钙,而5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应摄入1000mg钙。

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钙含量能超过50mg/100g的食物有乳制品,蛋类,鱼类,海鲜,豆类(例如大豆),坚果(例如杏仁),嫩茎和叶子的蔬菜(例如小白菜),某些粗粮(例如青稞)。

假设每天吃500g蔬菜,1盒牛奶,30g豆类,30g坚果,50g蛋类,50g肉类,150g鱼类或海鲜,150g谷类,200g水果,那么全天可以摄入约800mg钙。

但如果蔬菜吃不够,缺少豆类和坚果,选择肉类而不是鱼类和海鲜,那么钙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到600mg左右,不喝牛奶的情况下甚至会低至400mg。

事实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0-2013)曾指出,城市居民的钙平均摄入量只有412.8m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52%。

换言之,在饮食不均衡的情况下,不管是老人家还是年轻人,大家都有钙摄入不足的可能(按现有的标准,实际未必)。

而且,生活中还存在许多阻碍钙吸收利用的因素,例如吸烟、咖啡、浓茶、饮酒、碳酸饮料、高糖饮食、高脂饮食、高盐饮食等。

为什么是800mg?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肯定会有疑问,每天推荐摄入800mg钙,是怎么得来的,有科学依据吗?

营养学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推荐摄入量(RNI),RNI的含义是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推荐摄入水平。

制定RNI需要以平均需要量(EAR)为基础,再加上2个标准差,而EAR是在人群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得来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假如人类社会没有出现乳制品工业,那么钙的RNI还会是800mg吗?

不会。

成人钙摄入不足不会像缺锌、缺铁、缺维生素那样表现出缺乏症,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所以我们很难确定究竟多少量才是所谓的最佳摄入量。

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天天喝着母乳(富含钙,且乳钙的吸收率高),但如果不补充维生素D3,他们依然容易得佝偻病(钙磷代谢紊乱)。

因此,婴幼儿喂养指南并不要求新生儿补钙,但必须补维生素D3。

而且,在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补充大剂量的钙也很难导致高钙血症,但维生素D过量的情况下,即便是低钙饮食,也很容易发生高钙血症。

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生素D比钙更重要。

钙的推荐摄入量之所以是800mg,是因为RNI在制定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乳制品,而且是已经被普及了。

既然牛奶已经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那么通过调查并计算RNI,我们很容易会得出一个在数值上较“无牛奶社会”高的RNI。

但实际上,我们无法证实较高的RNI比较低的RNI更合理(在维生素D充足的前提条件下)。

别忘了,RNI不是用于治疗疾病的推荐量,而是为了满足大部分个体对基本营养的需求。

换言之,800mg是一个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对钙需求的RNI(应用上是没有错的),但无法准确反应人类对钙的真实需求(即我们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的钙)。

在我看来,800mg是一个高估的量,我们对钙的真实需求没有那么多,我们需要的其实是维生素D。

为什么是400IU?

我还在上大学那会,中国营养学会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只有200IU/d,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不过是增加到了400IU/d而已。

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个量真的就足够了吗?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教营养学的老师说维生素D缺乏是不常见的,只要晒太阳就可以的,不需要额外补充。

前提条件是理想情况,但可惜没多少人能每天裸晒30分钟,而现实情况是超过70%的人都会缺乏维生素D,不信的话就去医院抽血查血清25-羟维生素D3。

重点是,如果没有晒太阳的习惯,成年人即便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也是无法将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维持在30ng/mL以上的。

我分享过自己的经历,我试过连续补充7000IU/d超过1年,才将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提升至36.7ng/mL。但停止补充2个月后,下降到了20.8ng/mL。

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3)

对此,我认为每天补充400IU的量是远远不够的(我看过几百份类似的报告,不仅仅是我自己)。

而事实上,美国《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认为,当成人缺乏维生素D时应该补充6000IU/d,要维持血清25-羟维生素D3长期不低于30 ng/mL,我们需要至少1500~2000IU/d。

选牛奶还是维生素D?

如果每天只补充400IU维生素D,那么牛奶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品。

但如果每天补充1500IU或更多的维生素D,那么牛奶就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食品。

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第一种方案,但我会选择第二种方案。

理由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前,是很难每天喝牛奶的,我们保持骨骼健康的秘诀是依赖太阳而非依赖牛奶。第一种方案仅仅满足了身体对钙的需求,但无法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有的人存在VDR基因缺陷,他们需要更高水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才能激活维生素D受体。相反地,第二种方案能满足身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双重需求。

理由二:牛奶中最难能可贵营养素是钙,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使你不喝牛奶也不缺钙,而蛋白质和饱和脂肪完全能用鸡蛋、豆类或肉类替代。除此之外,牛奶里就没有其他特别起眼的营养素了。

理由三:对于多囊女性这个群体,喝牛奶并不会带来健康状态的提升或排卵功能的改善,反而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例如痤疮、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以及倒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等。所以,我通常不建议多囊女性喝牛奶,这是基于“不伤害原则”而非“均衡饮食原则”,毕竟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来替代牛奶,实现营养均衡的情况下不作恶。我的意思是,当一个食物对你没有明确的益处却可能有害处的时候,而它又不是不可或缺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用其他食物来替代它吗?

Vincent我从小到大就没断过奶,直到大学毕业前我还每天喝1~2盒牛奶,但毕业前后我查出了骨密度下降,有肾结石(和牛奶无关),维生素D严重缺乏。

从那以后直至今日,我就放弃了每天喝奶的习惯(偶尔外出没东西吃我会喝一点,估计半年才喝一次),但养成了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K的习惯,结果去年的骨密度检查显示正常,肾结石消失(我还吃了镁、B6和植酸)。

所以,我的选择是方案二,牛奶成了可供我在特殊情况下选择的食品,而不是我每日必须摄入的食物。

怎样食补才能使骨骼强壮?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家,如果已经出现骨密度下降,那么除了要保证身体吸收到足够的钙,还要调节钙的流向。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大搞基建,谨防拆迁。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维生素K是很重要的,它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指引”钙沉积于骨骼而不是动脉血管的作用。

有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指出,补充维生素K2(MK-7或MK-4)可以增加骨密度并降低骨折的风险。

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4)

那么,怎么补充维生素K2呢?纳豆了解一下。

纳豆就含有天然的MK-7(含量非常高,堪比补充剂),而且纳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牛奶的2倍)、蛋白质、大豆异黄酮、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等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营养成分,所以纳豆是理想的健骨食品。

不仅如此,一项出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对近2万名中老年人进行10年的随访)发现,适量摄入牛奶(每周250~750mL)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但每周摄入超过750mL却与较高的癌症死亡率(尤其是食道癌死亡率)相关[1]

这说明,每天一盒(250mL)牛奶的建议不能普遍地适用于老年人,这是我提倡用纳豆代替牛奶的原因之一。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纳豆是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这种益生菌可以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改善便秘、腹泻和消化不良。

纳豆还含有纳豆激酶(减少血液凝固),一盒纳豆里的纳豆激酶含量不比1粒胶囊中的纳豆激酶含量低,这特别适合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食用。

所以总的来说,纳豆对骨骼、肠道和血管的好处都要胜于牛奶,我推荐大家多吃纳豆来促进骨骼健康,我有段时间就每天都吃纳豆。

当然,如果你对纳豆的味道不敢恭维,也可以直接补充维生素K2(MK-7),推荐量通常是90~360ug/d。有些产品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K的复方制剂,非常方便,我现在就是用的这种。

最后

要使骨骼强壮,光靠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K还不够,我会建议你改正久坐不动的坏习惯。

跟着我去徒步、爬山吧,负重的训练可以增加骨密度。

有人会问,Vincent建议补充硅和锶这类微量元素吗?

我吃过一段时间,但没有控制变量,不好评估疗效,但从临床研究来看它们应该也是有用的,但因为长期使用安全性不确定,我不敢一直吃。

至于降钙素、双磷酸盐、雷洛昔芬等西药,我之前也曾考虑过,但想到它们可能会让骨密度增长不均匀(就是骨头的形态和正常的不一样),我就没能下定决心,而我现在是不会去吃了。

你要是骨质疏松很严重(年轻人应该不会),那就遵医嘱吧。

See You

50g纳豆含多少纳豆激酶,20000含量的纳豆激酶(5)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参考文献:

[1] Wang XJ, Jiang CQ, Zhang WS, et al. Mil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mortality from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in older peopl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r 12]. Clin Nutr. 2020;S0261-5614(20)30105-9.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