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在哪个学院,恰同学少年第几集去岳麓书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6:33:42

千年前,长沙市天心区,就已成为湖湘文化一个重要发源地。南宋大儒、朱张会讲东道主张栻,在这里创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前身长沙城南书院,“雅化一方”。

百余年前的1903年,湖南师范馆问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款款而来,汇聚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李达等名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恰同学少年在哪个学院,恰同学少年第几集去岳麓书院(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

忆往昔峥嵘岁月,“千年学府、百年师范”更光彩夺目的是:这儿一度“白衣胜雪”,*、何叔衡、蔡和森、任弼时、李维汉等白衣书生,湘江之滨放飞求知、立志、爱国梦想,成为职业革命家。

党的13名一大代表中,有三位——*、何叔衡、李达,出自于“伟人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如今,红色大学追寻红色励志足迹,青年学子“红心”似火、报国情浓。

恰同学少年在哪个学院,恰同学少年第几集去岳麓书院(2)

火炬楼

走“红色之路”,教诲学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历史照亮现实,红色启迪未来。依托红色血脉、红色资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立德树人,“人可铸,金可熔”,把牢青年学子人生方向盘,毅行于一条“红色之路”。

校史融党史国史,“伟人母校”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城南书院校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旧址上,挺立*与第一师范纪念馆。这个新生入学第一课参观地,*苦读课桌、洗冷水浴“野蛮体魄”水井……一个个场景高度复原,再现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穿越时空,历史触手可及,青年学子“近水楼台先得月”,零距离感知伟人学长的亲和力,红色文化浸润心田。

恰同学少年在哪个学院,恰同学少年第几集去岳麓书院(3)

“第八班教室”与“*座位”。

*与第一师范纪念馆声名远播,成众多游客“打卡地”。纪念馆扬“馆校合一”优势,探索出讲解员队伍组建新途径:举校选拔大学生讲解志愿者。大学生讲解员“常备军”全校100人左右,个个需背下3万来字、20多处历史故事讲解词,相当于熟读一部红色校史。一座红色文化殿堂里,一批批大学生讲解员磨砺“红心”、塑造自我,既是红色文化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受益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由初中毕生入校,恰同学少年,三观建塑关键期,他们自身和日后所教学生,能不能拔节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取决于阳光、水分和营养充不充分。红色大学传承红色基因,播撒爱国种子,教诲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稳行笃进“红色之路”,红色熏陶弦歌不辍。

走“乡村之路”,脚沾泥土“做人民的学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首届六年制公费毕业生向立华,走出校园走上了“乡村之道”,走到怀化市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乡村红烛放光发热,点燃青春与梦想。

恰同学少年在哪个学院,恰同学少年第几集去岳麓书院(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