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各个区都是做什么的,广东深圳富士康是做什么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6:32:16

作者:张国锋

继上世纪90年代对标大连并实现反超后,青岛再一次明确对标城市——深圳。

3月5日,在青岛市委党校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王清宪向各级领导干部明确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学深圳、赶深圳”。

说干就干,3月25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抵达深圳,考察时间为期四天,行程当中除了双方领导层交流外,还包括前往华为、正威集团、深圳湾创新广场、深圳市人才研修院等企事业单位考察。

3月27日,青岛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王清宪更是在会上承诺:“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

为什么是深圳?深圳有哪些地方值得青岛和国内其他城市学习?

青岛与深圳的“距离”

▲▲▲

在专家学者看来,同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青岛与深圳都一直深耕开放、产业、人才、创新、交通等众多领域,在各自所在的区域当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青岛选择深圳作为学习目标的主要原因。

但相距近2000公里的这两座城市,发展至今,在各个领域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先来看两地的一些基本数据对比:

青岛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深圳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约为青岛的1/6;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因深圳多为非深户人口,以后者计算人口数量超过青岛2倍。

2018年,青岛生产总值实现1.2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5%左右;深圳生产总值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生产总值规模正好是青岛的2倍。

2018年,青岛新登记市场主体28.9万户,增长15%,总数达到133.9万户;深圳全年新设立企业29万户、总量增长11.6%,总数达到306.1万个,是青岛的2.3倍。

2018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12家;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预计新增3000家以上、总量超过1.4万家,是青岛的5倍。

2018年,青岛新增人才21.9万人,人才总量达到193万人;深圳新引进人才28.5万名、增长8.4%,人才总量超510万,是青岛的2.6倍。

显然,但从数据上来看,青岛与深圳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小。

而对于王清宪本人而言,与深圳合作已经是“驾轻就熟”,他在山西任职时就曾多次与深圳“紧密接触”。

2011年,王清宪时任晋城市长,先后四次带队到深圳考察,并专程到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区,会见了祖籍晋城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双方就富士康晋城工业园的建设和多项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协商。

2013年,王清宪时任运城市长,在当时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背景下,前往深圳、东莞和惠州考察,与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华厦集团负责人座谈,就中国国际印刷包装城、运城—深圳家居产业园、华厦医药工业园区三大项目尽早落户空港经济开发区达成共识。

2016年,王清宪时任吕梁市委*,赴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正是有了前面的积累,再提“学深圳、赶深圳”,王清宪显然有了自己的“版图”。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秘笈”

▲▲▲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深圳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青岛、甚至国内其他城市学习?从经济发展领域,有专家学者总结了以下四个重点:

1、对照国际最高标准的制度创新

这当中,以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表现最为典型。这片28.2平方公里的区域税收以年均增长率170%的速度倍增,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超过20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4%。

在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看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爆发式的发展,正是源自制度创新的驱动。

前海创造了诸多全国首创的制度改革:推出“一门式”政务服务平台,开放“企业专属网页”,审批事项跨部门“一口受理”,率先推出“企业画像”,成为以大数据为支撑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个成功范例等等。据官方资料显示,这里“平均3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

这种制度创新的“前海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跨国资本涌入深圳,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除了快,深圳前海的制度创新还拥有参照全球坐标的视野。

去年7月,山东党政代表团一行50余人赴江浙粤进行了为期4天的“取经”之旅,对于“深圳速度”,山东的一位地市的市委*感言:“归根到底还是个思想观念问题、发展观念问题。”

2、营商环境做到智能管理、“少干扰”

在深圳发展的过程中,民营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基石,极为发达。深圳超1.4万家的高新技术企业中,95%以上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保障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结构,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基石。

这当中,离不开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是公认的全国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更可怕的是,当全国其他城市在为提升城市竞争力而纷纷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时,深圳仍在“进化”。

根据最新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深圳以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深圳90”改革、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等走在全国前列。

在深圳,开办一家企业只需要4天,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间为33个工作日以内,均大大短于国内其他城市。

去年7月山东党政代表团附广东学习考察时,大众日报曾刊登一个故事——深圳市天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高2001年来深圳打拼,公司现有员工1800多人,年产值几十亿,却只有1人负责工商证照,1人负责税务事项,除此之外没有人专职与政府打交道。

“该是市场的就完全交给市场去做,少干扰企业,让企业专心在市场里搏击。”孙明高记得,公司工作人员只去过政府服务窗口办理过两次业务。

如何做到“少干扰”?深圳的方法是智能化管理,通过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测,一旦企业发生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可以随时处理。

在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下,深圳的民营经济呈引领态势,拥有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产业巨头,大疆、华大基因等细分行业领跑者。去年,深圳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四个千亿”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4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6%。

3、创新生态链

毫无疑问,深圳是当前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国领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局全国第二。

此外,深圳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壮大创新动能方面,深圳大力构建“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的创新生态链。

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基于完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2006年创办至今,已累计孵化637家企业,持股191家。其中估值过10亿元的有3家,过1亿元的有26家,估值最高的已达百亿规模。

此外,深圳的成功还离不开自己“遍布全球的合伙人”。2018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近1.2倍,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2亿美元、增长11%,占全国比重高达6%。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处副处长王海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在利用外资的大潮中,逐步成为港澳台与外资大型企业的制造中心和供应链集中地,特别是与香港形成互补发展关系,承接了大量来自香港制造业的转移,完成了资本与技术的原始积累。随后,又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潮流,实现了产业迭代,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最终成就了如今的深圳。

“全球要素”加“全球市场”,已成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体系的重要推动力。

4、人才引进力度大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标语几乎充斥了深圳的每个角落。

在一个完备的创新生态中,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深圳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圳市级财政每年用于人才工作的预算达44亿元,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专业人才“1 6”政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等,形成“再引孔雀东南飞”的人才聚集局面。

此外,深圳还出台鹏城英才计划等政策,成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年新引进人才28.5万名、增长8.4%,新增全职院士12名、总量增长41%,新增高层次人才2678名、增长59%。

而在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容纳超2000万人口,深圳也在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卓有成效。

具体来说,包括市属公立医院检查结果能够互认互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深圳实现“秒批”、养老金工伤待遇等可以“刷脸”领取等。尽管还不完善,但深圳仍“宜居宜业”的城市服务上往更加细化、实化努力。

“学深圳”,青岛打算这么做

▲▲▲

在这次深圳考察行中,王清宪提出了更多清晰的措施。考察中,王清宪强调,要学习深圳经验,树立平台思维,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推动15个攻势落地落实。

在对各个企事业单位考察过程中,王清宪一共提出了下面6点具体内容:

1、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学习创业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力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用资本的力量撬动创新人才的集聚,推动科技引领城建设。

2、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是现代干部素质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用足用好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务服务和工作运行效率。

3、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互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

4、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搭建不同行业、产业交流碰撞的平台,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工作。要搞清楚每项工作背后的内在逻辑,找准“穴位”,联通“经络”,把工作做深做实。

5、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创新的主角,要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就有机会,要顺应大势、抓住机遇、借势发力,明市场之道,提高认识市场、利用市场、尊重市场的素质和能力。

6、当前青岛发展到了全面发力突破的重要时点,要深入贯彻落实**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操作层面上推动15个攻势落地落实。要全面加强与深圳的对接,让更多青岛干部到深圳挂职,身临其境,体悟深圳干部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

在王清宪看来,“学深圳、赶深圳”,首先要“学深圳人、赶深圳人”;“学深圳人、赶深圳人”,首先要“学深圳的企业家、赶深圳的企业家”。

那么,青岛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首先,青岛市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等15个攻势。

如何与深圳的企业家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合作模式?如何与深圳的企业家携手共谋发展?青岛提出,由深圳的企业家一起,共同建设“深圳企业家青岛高新产业园”,充分发挥深圳企业整合世界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由深圳的企业给青岛设计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管委会 公司”的模式,园区内的事务,由公司来运营,管委会负责对园区服务。

青岛还在探索将对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分别成立行业协会,邀请他们参加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他们专门设置发文“户头”,让他们及时看到有关政策文件,由此实现企业家的声音能够直达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真正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此外,青岛有1900多家信息领域企业,但是小而散、碎片化。目前,青岛市正邀请华为来整合这些信息产业资源,看看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哪些技术能够纳入他们的采购链,按照华为的标准设计、生产,华为也向这些企业开放平台和资源。

想要客人去自己家做客,“店小二”做不好服务绝对不行。与深圳比起来,青岛的投资环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了让深圳企业投资青岛、留在青岛,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区市用一个月时间,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深圳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哪一方面做不到,哪一个部门做不到,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就要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作出解释。

此外,青岛日报和青岛广播电视台专门成立了舆论监督部、开设了舆论监督栏目,每天都播发曝光报道,直冲营商环境、为民服务的问题去。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主要负责人就要在电视上向全市人民承认错误、作出承诺,立刻整改、举一反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