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东莞城市更新至关重要的一年,开启了东莞城市更新的新篇章。
多项政策的出台,使得东莞的城市更新进入了快车道。
在这样的一片大好形势下,东莞市政府并没有盲目地被市场推着走。
清晰认知东莞市的发展目标和使命,适时地提出了“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
给城市更新定好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从2020年开始,东莞市推动了“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
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动了两年了,到底情况怎么样?完成后到底“工改工”会怎么走?都是市场主体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这期我们重点从“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情况、过去两年的推动情况复盘分析、未来镇街推动“工改工”的一些建议等三个部分内容阐述。
1、各镇“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情况。
东莞的“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从2020年起开始的,以低效镇村工业园改造为核心,力争三年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3万亩,开工建设产业用房2000万平方米。
总体目标形成以后,为了重点推动计划的落实,市层面制定了任务表,将指标按照年度分解到每个镇街,作为镇街的落实依据和考核标准。
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2020年的指标分配和完成情况。
2020年“工改工”任务要求拆除平整7500亩,实际完成8742.81亩,完成任务比例为116.57%,其中有9个镇街超额完成30%以上,其余镇街基本完成任务。
在2021初,结合2020年的任务完成情况,市层面出台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如果镇街完成度在30%以上,2021年可申报2个居商类的改造单元,否则只能申报1个居商类改造单元,以多一个居商类项目的申报数量,作为对上个年度的完成度较高的一些镇街的奖励措施。
同时,市政府1号文件,推出了“头雁计划”,目标是打造 10 个千亩以上产城融合示范片区,进一步助力工改工任务完成。
2021年“工改工”任务须完成“工改工”整备、拆除 10000 亩以上。按镇街分解的总任务为11250亩。相较于2020年7500亩的任务量,提升近30%。
因为目前还没有到年末,最终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镇街已完成了任务。
2022年的任务分解应该也快出来了,按照总目标30000亩来计算,2022年的总目标还应有12500亩,比以往两年的任务还要重。
因此,2022年也是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
2、过去两年的推进情况复盘分析
我们大致把工改工全流程划分以下7个步骤,按照目前的流程审视,看看目前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还有优化的空间。
第一步:提出申请,包括控规调整、标图建库。
第二步:控规调整、标图建库同步过镇规建会。
第三步:同步报送控规调整审查、标图建库入库工作。
第四步: 1 N总体实施方案报批。
第五步:如涉及违法用地、需进行违法用地处罚。
第六步:根据1 N批复签订土地出让协议、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七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通过以上步骤梳理,我们发现,其实在工改工推进这块,已经是齐头并进,控规调整和标图建库同步审批,1 N总体实施方案“一次过会,全程通过”。
就算如此,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成熟度不高,影响项目进度。
据统计,“工改工”工作推进中,约 60% 的时间在控规调整审批的流程中消耗掉。控规调整中,涉及交通组织、周边情况复杂、片区统筹等问题,需要反复协调沟通。
有些项目存在土规不符问题,无法进行标图入库。
还有部分项目存在违法用地问题,需要实施环节补充完善。
改造类型相对单一,项目连片度不高
据代表镇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主要以土地权利人自改为主,单一主体为辅。
2020年度土地权利人自改类型的占比为78%,单一主体方式的占比为22%,基本以土地权利人自改为主。
2021年度,增加了村集体自改、镇属企业自改两种类型,但还是以土地权利人自改、单一主体两种类型为主,占比分别为48%和38%,单一主体连片改造的方式明显有所增加。
土地权利人自改,基本是以消化存量项目为主的,所以供给下降也是有原因的。另外,这种类型因为推动快,对于行动计划的任务完成是比较有利的。但这种类型项目,多以规模小、散点式分布为主,难以形成连片性空间。
政府、市场、社区的协同性不足
单一主体连片改造,这种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在土地供给上对行动计划的保障力度比较大,同时也有利于产业园区化转型、以及产业链招商,对产业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但是存在着市场的积极性问题,工改项目大多属于回款慢,需要比较强的产业运营经验。
村集体自改这种类型,对于村集体的资金投入、运营能力有极大的挑战,因此,村集体积极性不见得很高。但是村集体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产,同时也享有比较优惠的土地政策,对于推动工改项目来说,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如果进行深度挖潜,将会成为工改的强大支撑。
镇属企业改造这种类型,需要集中政府优势力量去推动,目光不应该只局限于镇属企业自有物业,未来可以更大的思路去统筹,作为工改市场的主要力量。
如何整合各方诉求,政府、市场、社区各自发挥优势,在多方共赢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成为工改项目需要创新和探讨的难点。
3、对东莞镇街“工改工”的几点建议
(1)长远谋划,做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
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至关重要,正如行业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产业规划一定要告诉当地做什么产业,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从各镇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大湾区、东莞市、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五年以上的科学计划。
在引进产业的过程中,不至于为了引进而引进,能够立足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做到合理、有序引进企业。
做到长远谋划,分步实施,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制定每个年度的实施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帮助部分镇街开展该类型的工作。
(2)主动统筹,做好产业项目的规划服务支撑
明家底,以全镇工业用地,特别是低效工业用地为对象,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工业用地进行整体评估,从必要性、可行性、难易程度等方面,梳理全镇未来要推进的连片工改工项目及独立集体自改项目,最终形成总体工作推进项目库及路线图。
找问题,结合工改工地图,进行控规、土规、违法用地情况梳理,建立问题库,提前摸清楚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变行动,主动谋划,对工改工项目在规划层面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方案预案,或者一揽子解决方案,比如说违法用地处罚、土规、控规调整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做到主动统筹,有序行动。
(3)政企合作,注重产业连片空间的整合
创新改造思路,加强政府在产业连片改造空间的主导作用,储备更多高质量、连片的产业空间。
政府主导,加强市属、镇属企业的介入。
对于一些低效的产业用地进行连片整备,创新现有土地收储模式,平衡好镇、村的利益关系,推动连片的土地开发。借助于市层面的力量,加强有效、高质量产业资源导入,既实现空间的提升,又推动了产业的运营。
政企合作,推动大片区的统筹。例如头雁计划这类的大片区统筹项目的改造,政府统筹进度、以及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协调,企业作为前期服务商、实施主体参与项目改造,合力推动产业、产城项目,既保证进度、有保证品质。
政村合作,助力村集体自改项目的推动。在现有村集体自改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解决好土地政策的瓶颈,既保障村集体眼前的资金投入和产业运营难题,又能整理出相对连片的产业空间,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4)科技赋能,建立产业空间智能化管理平台
通过科技手段,将全镇工改工成果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全镇工改工信息(位置,面积,现状,权属,改造难度,改造效果,改造进度,数据统计)在手机、电脑端的可视化,并结合更新中心的管理流程,提高更新部门的管理效率,便于主管工改工领导小组随时掌握全镇工改工情况,实施监管、问题预警,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
结语:产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既不能过多干预,也不能放任不管,确应做到长远谋划、该统筹就统筹、把握好产业发展时序,才能保障产业健康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