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银川有多少里路,西安到银川从哪里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8:47:31

今天下午,办公室里正在填表格的小姑娘抬头问我:“您知道咱们这里的邮政编码吗?”我迟疑了一下,大概看出我的一脸茫然,她吐了一下舌头,笑道:“算了,我还是问度娘吧。”

邮政编码?那不是寄信时候用的吗?最后一次写信和收信是什么时间?我仔细想想,大概是在面前这个二十岁出头小姑娘出生前后了。

八七年的冬天,我上初二,一位最要好的同学因父母调动工作,全家搬到西安,那天早上我和几位同学一大早就来到他家门口,大人们七手八脚地帮忙把家具等往卡车上搬,我们几个孩子一次次拥抱,一遍遍地说着不要忘了我,最后望着绝尘远去的卡车嚎啕大哭。。。。

一周以后,母亲下班后递给我一个信封,说你同学给你写信了。我欣喜若狂地拆开信封,那熟悉的字迹扑面而来,在信里我知道了从宁夏到西安的路是那么漫长;由工厂专程送他家的车辆雪天翻越六盘山时,车轮上需要缠防滑链;刚到新学校的他是那么孤独。。。。。从此那八分钱的长城邮票成了我们维持友谊的桥梁。在信里我们诉说着学校的趣事,画着当年最流行的变形金刚,直到九十年代初失去了联系。二零零五年,当年的两个少年在西安再次相见时已是四十出头的中年大叔,令我唏嘘不止的,他在聚会当天居然带来了我给他写的第一封信,并且很细心地塑封起来,现在还珍藏在我的书柜里。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安装电话,信件又成了父母亲和我联系的主要工具,我给他们写单位的事情,而父母的信中写得最多的是“你不要怕花钱,一定要吃好”“天冷了,多穿衣服”“要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多学点东西”。。。。。。看着他们一笔一划的字迹,好像他们站在我面前慈爱地看着我,生怕我在工作中出一点错。那时在单位受到委屈或者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拿出来信看看,感觉他们在为我鼓劲,委屈和不开心也就过去了,所幸这二十多年在单位虽然没有干出什么大的成绩,但也没有出现什么过错和失误,应该令父母欣慰了。

我留在银川上班后,女朋友还没有联系好单位,前几个月,在信里她说家里正准备给她联系了县城的工作,她一个当领导的表哥还提出帮她去外地工作,那些天心里真如百爪挠心,坐卧不安,直到一天她的再次来信说家里终于托人给联系到银川工作了,看着那娟秀的字迹,别提有多高兴了,最终我们成为一家人。

那段时间,单位门房师傅成了老熟人,一见我过来。远远就喊上一嗓子:“有你的信!”,接过信我顺手给他递上一棵烟,扯上两句,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宿舍看信了。从那些或长或短,或端正或潦草的信件里,我和写信的同学、朋友一起成长,一起尝试着人生的苦辣酸甜和工作的不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煲起电话粥,接着逢年过节习惯用短信互致问候,后来发展到街头的低头一族用手机发微信,朋友圈里的几张照片,一段视频,让所有的人都能在第一时间里知道你身处何地,在做什么,科技的进步显而易见,满足了社会快节奏下人们对信息及时捕捉和反馈的需求,更加方便快捷。

不难预料地是未来人们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时会采用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那时的孩子或许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一份家书了。

“信”,拆开是“人言”二字,就是人要说的话,表达心声的方式。那些有过信件来往的人们,还记得你当年在信纸上奋笔疾书,享受与亲友诉说心事的愉悦;收到远方来信,开心的那一刻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