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感染人数得到控制后,当初到居委会拍桌子的居民又来了……”镇宁路465弄,是长宁区本轮疫情中24个重点攻坚小区之一。4月20日开启拔点攻坚战后,用10天时间,在4月30日实现了当日无新增的目标。
一度认为居委会“无能”的居民心服口服,主动又来到居委会对社区干部和下沉的机关党员竖起大拇指,表达他们这些日子以来,对居委解决小区居民配药、紧急就医、物资保障的认可。
在长宁区,从里弄住宅到国际社区,从老公房到集体公寓,清零攻坚的同时做好民生保障,始终是一大挑战。这段时间以来,各个社区力争兼顾居民各方面基本需求,尽力精细精准一些,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这背后,有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支撑,有社区在职党员、机关下沉干部的身影,更有无数社区志愿者发光发热、同舟共济的力量。
一张九色图:老洋房的“72家房客”一目了然
——基础扎实,防疫步骤得以清晰高效
镇宁路465弄,上海市中心典型“高大上”地块里的“老旧小”,弄堂位处长宁、静安两区交界,2900余位居民中,老年人超过40%,租户近2/3。老龄化和人员流动性大两大特质,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4月中旬,江苏路街道万村居民区党总支*顾燕华注意到,辖区内的镇宁路465弄连续几日出现新增阳性病例。“最艰难的时候,小区一天冒出21例,一幢老洋房住了25人,18人感染……”随之而来的是老百姓的担忧与不解。“居民到居委会拍桌子,质问居委干部,‘你们是吃干饭的吗,怎么天天不作为’。”一场攻坚势在必行,且必须一鼓作气。但小区复杂的人员结构让顾燕华意识到,在拔点清零的严与快中,要坚持精准和精细。
疫情大考,相当部分考的是基层基础。基层组织有力、基础工作扎实,面对大考,社区干部就能步骤清晰、高效有力阻断疫情蔓延。
给顾燕华底气和信心的,是江苏路街道自创的一张“防疫九色图”。九种颜色的图中,六种颜色标注社区底数,包括户籍常住人口、租户人数、空关户数、独居老人、厨房合用以及卫生合用情况。还有三种颜色标注阳性病例、密接人员和次密接人员居住的室号,由各居民区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
“2020年疫情暴发时,我们就使用过‘初版’的‘九色图’,到今年已经多次迭代。”顾燕华说。“72家房客”使得老洋房居住情况复杂,2间房住了3户人家、且煤卫合用的情况不在少数。通过九色分类,一栋楼内的居民能分层、分户匹配不同颜色。居委干部和下沉机关党员分区包干,在开展核酸筛查、抗原检测时,就能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钱学森、施蛰存曾经居住过的岐山村,居民区党总支*朱卫红带领团队将辖区内1786户总计5600余位居民的实时状态,用9种颜色标识在作战图上,并新增“外籍人员返沪”数据。“每栋老房子里什么情况,都一目了然。”
面对大数据可能存在的滞后,朱卫红开出了群众工作的“土方子”:带领下沉机关党员、居委干部持续走访排摸,动态调整“九色图”上的数据。挂图作战后,老洋房小区错综复杂的防控变得心里有底了,九色图上的三个圈层,使基层防疫能够不断缩小“包围圈”,努力实现精准与精细。
速食大礼包:无法开伙的租客有了特殊待遇
——组织有力,民生保障才能做细做实
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弄堂卫乐园,居民70%是老人。在新华路街道泰安居民区党总支的领导下,退休老党员俞静带领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卫乐园自治守护队”,每天早晚值守大门,社区的年轻人则为老年居民开展团购和配药。
这是新华街道“街道-网格-居民区-小区”四级服务体系中末端的一环,也是实现疫情防控穿透式管理、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基石。一个多月来,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党群中心以及居民区动员,街道已招募社区党员志愿者近千人。
“张阿姨,这些小馄饨和速食米饭都要放在冰箱冷冻,有什么困难您尽管打我电话。”日前,家住华阳路街道兆丰别墅小区的独居老人张阿姨,收到了志愿者送来的长宁区特殊人群慰问物资,3盒速冻小馄饨和9盒速食米饭。在此之前,她还收到了长宁区统一发放的第五批保供物资,有蔬菜、豆制品和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