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往上是什么级别,村主任村支书什么级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23:16:36


现在的人听到村干部这几个字,总感觉土得掉渣,可能小时候因为计划生育的恐怖传说,非常害怕村干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良民害怕伪军一样吧,所以很多人对于村干部的印象并不好,其实村干部是我国基层政权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先看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几级?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分为“省、县、乡”三级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现在实际实行的是四级行政区划(省,地级市、县、乡)。这里还没有算上村级。

建国初期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的理由很容易理解,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层级,让治理体系尽量扁平化。因为在能够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层级越少,公务员数量就越少,政令传达就越通畅,整体的执行效率就越高,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的理想化。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始皇大一统以来,每个统一王朝在建国初期,都会尽量采用三级行政区划(秦始皇更牛逼,采用郡-县二级制,那时候人口少,好管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根据实际情况(事情越来越多,人手不够用)都会逐渐过渡到四级制。就像你家要了二胎,从80平方的房子置换到一个100平方的房子,刚开始觉得很宽松,过了几年你就发现洗衣机放不下了,大冰箱放不下了,必须要置换一个120平方的房子了。

国家行政层级增加也非常简单。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逐渐增多,如果继续实行三级制的话,就必然导致每一级下辖的下一级别数量过多(10个甚至20个)。而科学研究表明,上一级下辖5-7个下一级是比较科学的情况。即使现代社会互联网发达,治理体系更加科学,上一级下辖下一级也不能太多(10个左右比较合适),太多了就阻滞工作效率了。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出于人口逐渐增加(建国初期,经历过天下大乱,人口都比较少)等现实情况的需要,中国历代王朝都会逐渐过渡到四级制。四级制可以避免上一级下辖下一级过多的问题,还可以根据各地情况,灵活地跳过某一级(比如某些垂直单位,乡镇法院不归乡镇管,属于县法院派出机构),整体来看是四级为主,三级部分留存的混合制(比如河南省济源市,是省直辖县级市)。

1950年-1954年,我国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工作,将全国划分为26个省、3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1个地方和1个地区。开始了三级制的基础。但是为了方便管理,没过多久我国就在“省”和“县”这一级中间设立了“地区”。地区一开始只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人民政府,是“虚”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演变成“地级市”,由“虚”向“实”,逐渐演变成一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还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行政区划和治理体系并没有稳定下来,比如前几年河南省设立了十个直管县,想把大一些的县撇出来归省里直接领导,算是行政管理实验,结果并不成功,十个县的经济发展并未得到改善,现在这十个县陆续又回到各自的地级市了,所以造就了如今混乱且难以理解的现状。

现在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方向已经基本明朗,就是朝“省-地-县-乡”四级制定型,而且仍然在转变之中,也就是你所生活的县,所在的乡,所在的村,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可能地理坐标没有变,但是行政区划却突然改变了。比如这次商丘市永城市(县级市)的四个乡镇改变为六个办事处(城关镇,演集镇,侯岭乡,城厢乡,这四个乡镇划分为六个办事处,即城关镇取消成立崇法寺办事处,演集镇取消成立雪枫办事处和演集办事处,侯岭乡取消,成立了日月湖办事处和侯岭办事处,城厢取消成立沱滨办事处)。办事处是县级政府派出机构,也就是说永城之前29个下级乡镇减少为25个,六个办事处归县政府按照城市街道直接管理。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情况可能会经常出现,也许你去年身份证上写的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城关镇**村**组**号,今年就要变成:河南省永城市***街道***小区**号。村民变市民,高大上了!

村支书往上是什么级别,村主任村支书什么级别(1)

过去的村长是这样的

二、行政区划的逻辑是怎样的?如何理解城市的概念?

1、之所以要设立行政区划,说白了就是要管理人口。比如一百个人组成一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组长;十个小组组成一个村,设立一个村长;依次类推,最终组成一个国家。但是距离非常远且相互之间交通不便的两群人显然不能放在一个村,因此行政区划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所以行政区划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人口分布。

村支书往上是什么级别,村主任村支书什么级别(2)

现在的村长是这样的

2、如果人口分布是成片且均匀的,那么行政区划划分就会非常简单。农民一般居住在距离自己耕地不远的地方,形成一个个村落。整体来看,农民的分布是成片的、相对均匀的、密度较低的。而古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因此行政区划比较简明易懂。比如秦国把全国分成若干个郡,每个郡分成若干个县,行政区划就完成了。这样每个县都有大小合适的一块地和若干农民,大小相近、非常均匀,县长直接处理全县的所有事务:救灾也好,审案定罪也好,收税也好,他一个人领着几十个人就全干了。

3、但是现代社会是城市主导。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人口逐渐聚集从而形成城市。城市的人口分布是点状的、不均匀的、密度很高的。所谓的城市,就是人口聚集的“点”。但是不同城市的规模相差很大。最大的城市比如上海有2300万人口,而最小的城市是2012年成立的海南省三沙市,截至2015年12月,常住人口2500多人(不含驻市部队官兵),户籍总户数348户,户籍总人口448人。让不同的城市级别相同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不同规模的城市分属不同的级别。

4、我国行政区划之所以看起来混乱难以理解,核心原因就是“市”的使用太过随意。行政区划中涉及到“市”的概念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镇级市”、“设区的市”、“全区市”等,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大小。

其实,“市”本身是“城市”的意思,和行政区划并没有必然联系。我国实行“广域市”制度,所谓的市,往往并不仅有城市部分,也包括城市周边和城市关系密切的郊区以及乡村。

不同规模的城市分属不同的级别。既有省级市(直辖市),也有地级市,也有县级市,甚至还有镇级市。

想要理清楚我国的行政区划,第一步就是把“市”的概念从脑子里排除掉。比如“地级市”的核心是“地级”而不是“市”,直辖市直接当成“省”来理解,“县级市”就是“县”,“镇级市”就是“镇”。

其实每个省的情况都不一样,西藏,内蒙更复杂,这里咱就不多说了,要想说清楚全国的情况估计得一本书,咱这里只说河南商丘的情况吧。

光说省、市、县、乡了,那么村和社区算行政级别吗?从宪法角度来说,村和社区没有人大和政府,只有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算行政区划。

接着我们区分一下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概念。

村支书往上是什么级别,村主任村支书什么级别(3)

以后的村长应该是这样的

在自然状态下,农民们会把房子盖在一起形成聚落,方便互相照应,房子周围是大片的耕地,这就是自然村。

但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村落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十几户甚至几户农民,十几个人,大的有上千户人家,几千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村委会的组织架构适合管理几百户、一千人左右,所以对于比较小的自然村来说,几个自然村在一起选举一个村委会管理;对于人口较大的自然村,一个村就可以选举一个村委会。而一个村委会就是一个行政村。之前我们知道每个村设置村党支部,设立支部*一人,支部委员1--3人;根据村人口多少,村委会设主任一名,村委委员3--5名,支部委员和村委委员可以兼职。2021年2月份是村干部换届选举的重要日期,今年的要求是55岁以下可以连任,第一次参与村干部选举的不能超过50岁。村*和村主任必须兼职,以避免*主任不和,给工作造成不便。年龄限制一下子刷下来很多年龄大的村干部。

村干部不算行政级别,也不算什么官,可是村干部的作用非常大,实际运行中村两委算是我国行政级别的第五级,最基层的组织,以前有句话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意思是上面各个部门的工作,成百上千条线,到最后都要通过村两委这根针去穿针引线,去完成目标任务!这几年上面各种工作任务压得更多更紧,又有一句话叫: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锤。意思是说,干基础工作的就像一根钉子,就是村两委干部,可是安排工作的,压实工作的却有千百个部门,他们就像锤子,都砸向一根钉子。非常的生动形象,所以说上村*不好干,有这个说法,“能干县委*也不一定干好村*”。

本来计划就说一下村两委的主要工作,没想到一啰嗦就是几千字,没办法,分两次说吧,这次算上集,明天再细说下集(土掉渣的村干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竞争?)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