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皮疹、肝肾损害等。一旦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时,不能够及时应对或就医,往往贻误病情。只有全面了解药物包括治疗原理、用法以及其不良反应,才能够做到合理使用,在发挥药物疗效,同时避免或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下面来介绍下常用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用降糖药物可能的作用、不良反应1.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胃肠道反应,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乳酸酸中毒、营养不良性贫血。
普通片一般在进餐时或进餐后立即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肠溶片因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建议餐前半小时服用;缓释片应当整片吞服,不得掰开或嚼碎服用,建议在餐时服用。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物: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不良反应有腹胀、排气,甚至腹泻,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时可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只能够口服葡萄糖、蜂蜜或静脉注射,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有疝气、肠梗阻、胃肠功能紊乱、近期腹部手术史的糖尿病患者禁用。
阿卡波糖建议随餐服用,与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用。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正餐开始时服用。
3.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体重增加,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用药剂量过大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脲类降糖作用的药物,均可诱发低血糖,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应当注意避免。
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水肿、体重增加、贫血、心力衰竭,不适用于3、4级心功能不全者。此外,还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有活动性肝脏疾病及氨基转移酶高者禁用。每日一次服药即可,服药与进食无关。
5.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体重增加、头晕、头痛、视觉异常、过敏、营养以及代谢障碍等等。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6.DDP-4 抑制药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通过抑制 DPP-4 ,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GLP-1刺激胰岛细胞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肝糖输出,延缓胃内容物排空,抑制食欲及摄食,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PP-4抑制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少见不良反应为血管神经性水肿、超敏反应。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可能与GLP-1水平增加,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有关。沙格列汀、阿格列汀:有增加心力衰竭住院事件的潜在风险。
7.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肾小管中负责从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 SGLT-2 降低肾糖阈,促进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液循环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
常见生殖泌尿道感染,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肾损伤、骨折风险、足趾截肢等。
长效药,每天服用一次即可,不受进食影响,推荐晨起空腹口服。
如何正确应对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1.低血糖:应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若低血糖严重,不能进食,需要立即拨打120。出现低血糖相应症状(出虚汗、头晕、心跳加快、颤抖、无力、手足发麻等)时,有条件应立即测血糖,没条件测血糖时应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应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食用含有15~20克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进食后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如15分钟后仍感身体不适,可再吃些水果、饼干、面包等含糖食物。
2.过敏:所有药物都可能出现过敏(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反应。尤其是磺脲类、非磺脲类促泌剂需要特别注意,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就诊。
3.体重变化:体重增加对于疾病管理非常不利,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是关键,特别是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配合有减重效果的药物一起使用。
用药过程中若出现异常体重减轻,即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需及时就诊查明真相,因为这种体重下降的背后可能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