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化和差公式记忆口诀图,积化和公式口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00:01:04

例如,要记住特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可以通过两模型来记忆。

(3)差别记忆法。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有许多共性,少数异性。要记住它们,只需记住一个基本的和差异特征,就可以记住其它的了,这种记忆称为差别记忆。

例如,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我们只要记住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特征就可以了。

积化和差公式记忆口诀图,积化和公式口诀(5)

(4)推理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逻辑关系比较明显,要记住这些知识,只需记忆一个,而其余可利用推理得到,这种记忆称为推理记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只要记住它的定义,由定义推得它的任一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继而又推得它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相邻角互补,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等性质。

9

重复记忆法

重复记忆有三种方式。

(1)标志记忆法。在学习某一章节知识时,先看一遍,对于重要部分用彩笔在下面画上波浪线,在重复记忆时,就不需要将整个章节的内容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看了,只要看到波浪线,在它的启示下就能重复记忆本章节主要内容,这种记忆称为标志记忆。

(2)回想记忆法。在重复记忆某一章节的知识时,不看具体内容,而是通过大脑回想达到重复记忆的目的,这种记忆称为回想记忆,在实际记忆时,回想记忆法与标志记忆法是配合使用的。

(3)使用记忆法。在解数学题时,必须用到已记住的知识,使用一次有关知识就被重复记忆一次,这种记忆称为使用记忆。使用记忆法是积极的记忆,效果好。

10

理解记忆法

知识的理解是产生记忆的根本条件,对于数学知识特别要通过理解、掌握它的逻辑结构体系进行记忆。由于数学是建立在逻辑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的概念、法则的建立,定理的论证,公式的推导,无不处于一定的逻辑体系之中,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主要在于弄清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把握它的来龙去脉,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记住它。因此,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都必须弄通它的来龙去脉,弄懂它们的证明过程,以便牢固记住它们。

用好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学习要注意理解,这一方法,不仅对于数学学习,就是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应十分重视。

11

系统记忆法

有位青年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出:“总结 消化=记忆”。这正是根据系统记忆法的思想总结出来的。因为系统记忆法,就是按照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进行恰当的比较、分类、条理化,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记住的就不是零星的知识而是一串,它往往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或抓住主线、内在联系把重要概念、公式和章节联系串为一个整体。

在学习中,应用系统记忆法来小结,总结整理自己的知识系统,对掌握知识大有裨益。

12

简化记忆法

根据记忆目标的特点或自身规律,使用适当方法将记忆目标简化,是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方法。

(1)口诀简化。中学数学中,有些方法如果能编成顺口溜或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例如,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0)与ax2+bx+c<0(a>0,△>0)的解法,可编成乘积或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口诀:“两大写两旁,两小写中间”。即两个一次因式之积(或商)大于0,解答在两根之外;

两个一次因式之积(或商)小于0,解答在两根之内。当然,使用口诀时,必先将各个一次因式中x的系数化为正数。利用这一口诀,就很容易写出乘积不等式(x-3)·(2x 1)>0的解是x

积化和差公式记忆口诀图,积化和公式口诀(6)

(2)图表简化。有些知识借助表格也能帮助记忆。例如,0°、30°、45°、60°、9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形式、通项公式an前n项的和sn性质及注意事项;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定义域、值域及性质;反三解函数的定义,图象、定义域、主值区间、增减性及有关公式;

最简三角方程的通值公式等等,都可以用表格帮助记忆。有些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也可以用表格化难为易、驭繁为简。

例如,用列表法解乘积或分式不等式,计算多项式的乘法,求整系数方程的有理根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这种记忆法在复习中尤其应该提倡。

(3)目标简化。筛选出记忆目标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用以取代记忆目标的整体,是简化记忆的又一常用方法。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各有四个,可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由一组中的四个导出另一组中的四个,因而可着重记忆积化的差公式即可。

(4)取名简化。给记忆目标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可顾名释义,记起这个记忆目标。例如,对不等式|a|-|b|≤|a±b|≤|a| |b|,针对其特征,设某三角形的三边之长分别为|a|、|b|、|a±b|,由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满足这个不等式,故给其取名为“三角形不等式”。

(5)转换简化。把复杂难记的记忆目标甲,转换为简单易记或早已熟记的事物乙,把乙连同甲与乙相互转换的方法,作为新的记忆目标记忆。当需用甲时,大脑会同时再现出甲、乙及甲与乙的转换方法,此时甲往往是模糊的,而乙却是清晰的,转换乙便得到了清晰的甲,如万能公式,可利用图所示的Rt△的边角关系记忆:

积化和差公式记忆口诀图,积化和公式口诀(7)

积化和差公式记忆口诀图,积化和公式口诀(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