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说还会有奇迹吗?”看着病床上痛苦的父亲,晓静无比揪心。
6月初,晓静的父亲因为全身发黄、腹痛到医院检查而被确诊胆管癌晚期,之后住院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几乎用尽办法,但奈何父亲病情发展实在迅速,医生也无能为力,已经委婉告诉家属要准备后事。
晓静无法接受,父亲从确诊到现在也不过半年时间,怎么就给了“死亡通知书”呢?自己也听过一些癌症患者,能活好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什么这些“奇迹”不能发生在父亲身上?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胆管癌,又叫胆管细胞癌或者是胆管细胞性肝癌,它是肝脏内胆管细胞演化而成的肿瘤疾病,属于肝癌的一个分支类型。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表示,胆管癌的发病没有肝细胞癌发病率高,但是胆管癌的恶性程度更高。
临床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胆管癌患者被确诊后,已经发生了肝转移或者血行转移,在发病的患者中,只有30%可以进行手术。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生存期不足两年,即使可以进行手术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也只有30%。
胆管癌三大诱因,要注意提防胆管癌的发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各方面的原因都呈现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 饮食问题
胆管是胆汁的流经通道,胆汁经过肝脏的分泌储存于胆囊内,在进食阶段,胆汁直接排向十二指肠,用来消化和分解脂肪。平日里不规律的饮食,比如不吃早饭或者饥一顿饱一顿,这会影响到胆汁的流向和排出。
此外,高脂饮食也会引起胆汁分泌过多,进一步导致胆结石的患病率升高,从而增加了胆管癌的发病风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一定要规律,要避免高脂饮食,膳食结构要搭配合理。
此外,像日本人有吃生鱼片的习惯,容易发生肝吸虫感染导致胆道感染,进而也提高了胆管癌的发病风险。
- 胆管、胆囊结石作用
三分之一的胆管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而5%-10%的胆囊结石会演化成为胆管癌。结石长期刺激胆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发生增生性改变,最终发生癌变。出现胆石症等疾病,需要积极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甚至癌变。
- 胆管疾病发展
硬化性胆管炎、感染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都和胆管癌有关联。其中硬化性胆管炎发展成为胆管癌的几率是10%-15%。
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各种胆道疾病,可以降低胆管癌发病风险。
胆管癌的预后效果和生存率都不如人意胆管癌的发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因为胆管的位置埋藏较深,周围被血管、淋巴组织以及肝组织所环绕,因此发病隐匿,早期难以被发现。
此外,95%的胆管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腺癌,在治疗上,一旦不能采取手术方式的话,对放疗以及化疗的敏感性很差,就会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手术虽然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多数患者被确诊后都发生了转移,所以手术所能针对的患者并不多。即使是可以进行手术的患者,由于肿瘤的部位以及发病进展情况不同,手术后的效果也不一样。
肝内胆管癌的患者,在实施肝脏切除手术之后,五年生存率为22%-66%,胆管中下段患者手术之后的五年生存率是12%-25%,胆管上段的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是20%-50%。
由于手术不理想,加上多数患者并不能手术,国内针对胆管癌的治疗一直在探索新的方式。今年的七月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期刊上发表了天津市南开医院王西墨团队针对胆管癌的最新治疗方式——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
该疗法利用肿瘤细胞的囊泡,将化疗药物与之结合,激活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展开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利用该技术,胆管癌患者最长的中位生存期达到了21个月,大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显著改善。
留心3大异常信号,警惕胆管癌“敲门”胆管癌治疗难度高,治愈效果不好,原因就是早期被确诊率较低,所以提高筛查和预防意识,才是降低胆管癌发病的主要方式。
1.严重黄疸
严重的黄疸是胆管癌早期常见症状表现,也是很多胆管癌患者的首发症。由于癌组织导致胆管的阻塞,出现胆管梗阻,胆汁无法流入肠道,反流入血液,于是患者的皮肤或眼球会逐渐发黄。而患者的大便可能会呈现灰白色,小便则为酱油色。
2.消化不良
同样,由于胆汁无法流入肠道,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便会出现严重的食欲减退、进食减少、消化不良等问题,患者更容易营养不良、身体消瘦。
3.腹痛
很多胆管癌早期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严重不适,如闷胀、隐痛、闷痛等异常,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加速、血象严重变化等问题。
一旦察觉到身体有上述不适的时候,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认,排查胆管癌疾病。而由于没有针对胆管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式,在筛查上,需要借助超声检查、CT胆道成像以及核磁共振胆管成像等影像学的检查方式才能有所发现。
参考资料:
[1]《有种肝癌叫胆管细胞癌》.健康时报.2017-10-13.
[2]《低脂饮食可预防胆石症》.人民日报.2020-8-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