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堕胎权的政治化过程中,宗教作为另一股势力,与政治相勾连,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在教义中,堕胎一直被视为不道德。
直到60年代民权运动兴起,宗教保守势力才受到了打击,可美国天主教会为了维护传统的价值观,不惜联合当时的政府,发起保卫“生命权”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80年代的社会风气。
但是,也有人对罗诉韦德案被推翻提出了新的解读。
有一种说法认为,最高院推翻此案,并非有意针对堕胎权,而是在促使其走完当年的“未尽之路”。
因为,在最高院看来,女性争取堕胎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政治过程,但罗诉韦德案却打破了这个进程,让历史快进,然而没有经历漫长政治博弈的某种权利,会为美国带来种种隐患。
早在罗诉韦德案之前,各州的堕胎法案已经有所松动。最高院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判例,那么即便在当时最反对堕胎的路易斯安那州,也会结合实际情况有所松动,从而在堕胎权的问题上形成某种妥协。

在那之后,各州应当按照美国政治的标准流程,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游说、妥协、讨论。
罗诉韦德案让堕胎权问题“一锤定音”,简化立场的同时,实际上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争执。
因此,在最高院看来,推翻罗诉韦德案实际上是一种将美国民主拨回正轨的重要举动。
但是,无论最高院的说法正确与否,我们都悲哀的发现,在美国,生育权已经彻底沦为了政治的附庸。
政客们可以有一万个理由来无视眼前所发生的苦难,让女性的子宫披上民主大旗,实际上为政治服务,这是何等的悲哀。
现如今,女性的子宫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客手中的工具,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实际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这样一个国度里,女性的堕胎权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依然是长路漫漫,充满争议。
参考文献:
1、李申燕.美国国内在堕胎问题上的争论[J].国际展望,1985,(第16期).
2、汪晓晗.美国堕胎法演变的影响因素[J].法制博览,2019,(第3期).
3、潘锐.美国的堕胎与反堕胎之争[J].国际展望,1993,(第8期).
5、黄贤全.试论美国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