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扫地机器人都会卡在类似的地方
米家扫拖机器人 1T 的一个比较大的优势是高度较低,由于没有凸起的激光导航装置,所以能够钻进更低矮的沙发和柜子底部打扫,而且很多家具真的就差这么点高度。
从实际避障能力来看,目前米家扫拖机器人 1T 的避障能力的确能够避开清扫路径上像拖鞋一类挡在地上的小东西,比激光导航的扫地机器人要更加灵活。另外一点就是定位能力要强很多,拿起来再放下之后一般 10 秒内就能定位到位置,而用过的激光扫航类一般要半分钟左右。
但并不是说完全不依靠碰撞判断,在视觉识别困难的时候,比如碰到透明物体和会吸收光线的黑色物体,碰撞还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现在不少人会把路由器、NAS 等设备放在电视柜底下,像这种固定区域还是划分个禁区会比较好。
从基本的硬素质上来看,这款扫地机器人的整体规格是相当出色的。首先是吸力很大,3000Pa 的吸力是历代小米扫地机器人中最大的,也支持地毯增压模式,对于地面灰尘来说,基本上还是吸力越大效果会越好。从图上也能看出来的确很猛,把沙发底下和床底的毛毛都吸得一干二净。
尘盒的容量不小,达到了 550ml,只略小于追觅上次代工的米家扫地机器人 1C,排到了历代第二大。不过我这里还是建议要经常清理尘盒,因为现在尘盒的容量都挺大,家里如果日常就比较干净的话不一定会很快积满,但如果吸入了带有油污的物体,时间长了尘盒会很难清理干净。
拖地方面,米家扫拖机器人 1T 的水箱依旧采用了外挂的方式,250ml 的电控水箱比之前的型号都更大,官方表示一次可以湿拖 160 平米的房子。
我是独居租房,由于开间的形式结构相对简单,但同时整个面积也比较小,满打满算每次能拖地 20 多平米的面积就差不多了,设置中档水量在拖了 4 次之后用光,一次拖 100 平米左右应该没什么问题。出水量看起来也比较均匀,有些人说的水渍问题也没有遇到。
但就和尘盒一样,水箱也不建议一直慢慢用完,经常更换洁净的水还是比较放心。
不过在外挂水箱之后扫地机器人就只会拖地了,所以日常还需要经常取下水箱,毕竟扫地和拖地的频率比较一致会更好。
软件和固件方面目前依旧是内测版本,所以也会有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我碰到的问题主要是地图的呈现方向和我平时的习惯是相反的,由于缺少地图旋转功能,画禁区等操作会有些别扭。
另外地图不能自己编辑分区也是个问题,这让很多开放式的厨房会跟客厅连在一起,在个性化清扫方面依旧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