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最悲凉的送别诗:《送人东游》
《送人东游》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送别是几乎所有唐代诗人都写过的题材,温庭筠的送别诗多了几分慷慨之气。
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
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
我盼望着下次再一次相遇,与你举杯畅饮,抚慰离人的愁颜。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5、最旷远绝美的诗:《利州南渡》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一首如画般美丽的诗。
在嘉陵江边,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
渡船正浮江而去,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
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
旅途中的风景,总能让你有新的感触。
6、最凄艳的怀人词:《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菩萨蛮·满宫明月梨花白》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家中的思妇想念着远方的丈夫,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多少相思的灵感。
洒满庭中的月光啊,像院里的梨花一样白,你可照见我那思念的人儿么,相隔万里多少关塞。
看小园绿草凄凄,想起故乡弯弯的越溪。杨柳轻舞着依依春情,春燕归来带着无边的春意。燕归人却不归来,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聚。
全篇于清绮流丽中弥漫着深长的伤感意味,虽不作激烈情绪迸发语,但自能以真切浓挚的怨思动人。
即便你在此岸,我在彼岸;即便你在城北,我在城南,你也永远是我隔岸的温柔,隔城的眷恋。
7、最幽怨的秋夜诗:《瑶瑟怨》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夜里,最怕的就是失眠。可是诗中的女子,却怎么也睡不着。
秋天夜里,席被冰冷,无法入眠,天空碧蓝如水一般轻柔。瑶瑟之声远远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着光明。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
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雁声、潇湘和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
月亮为何空放光明,只不过是无人与自己共赏这一轮明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