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章开头曾经提到,家长在了解了孩子没有上进心的原因后,其实可以通过“马蝇效应”进行解决。
什么是“马蝇效应”呢?简单来说,马儿在没有马蝇叮咬的环境下,往往速度是慢吞吞的,但是在被马蝇叮咬后,速度反而会变得非常快。
这其实也说明了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只有在适当地刺激之下,才能展现出真正地实力,那么这一效应对于孩子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能让孩子有适当的压迫感
在“马蝇效应”下,马儿在受到马蝇的*扰后,速度会变得非常快,这意味着家长如果恰当地利用这一效应,其实也能让孩子“提速”起来。
因为在背负刺激或压迫后,孩子自然会感到非常不舒服,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摆脱这种感觉,久而久之,孩子的不思进取也就能得到一定的改观。
那么这种压迫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比较有利的,因为孩子就像弹簧,给予一定的力,往往能让孩子弹得更高。
※能让孩子从消极变为积极
孩子在“马蝇效应”的引导下,其实不仅能让其变得不再懒惰,还能让孩子的态度发生一些改变。
因为当孩子处在不思进取的状态下,他们对于学习或者其他一些方面,往往会表现得比较消极。
但是他们在有了适当地压力后,这种消极地态度往往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能得到更为正确地认识,这对于之前“温水煮青蛙”的孩子来说,无疑是种巨大的转变。
※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目标
其实“马蝇效应”对于孩子最为积极的影响,还是在于能让孩子拥有学习或生活的目标。要知道处于消极状态下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或生活的认知,往往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过一天是一天,根本没有确定的方向。
但是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刺激或压力后,就能够知道自己在现一阶段,究竟该如何去做才是最为正确的。
就像我朋友小云家的孩子,他的孩子之所以会变得非常上进,没有丝毫的进取心,其实就在于孩子对于学习是没有目标的。即使孩子被家长打了,骂了,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理解了家长的苦心,但是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孩子往往才能明白想要摆脱现有的压力,只有在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后才可以。
“马蝇效应”如果能够被家长正确利用,对于孩子的好处是非常多的,这对于家长的教育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清楚该如何利用“马蝇效应”,甚至会误将对孩子的打骂,当成马背上的马蝇,因此会走很多弯路。
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规则和目标
孩子并不像家长,在受到了压力或者刺激后,能够非常迅速地明白自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目标,所以他们还是需要家长的引导。
这也意味着孩子身上的“马蝇”,其实和家长身上的“马蝇”截然不同,孩子身上的“马蝇”往往是通过目标赋予的,而不是在有了“马蝇”后,才设定的目标。
所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目标,让孩子明白这些目标是自己当下应该完成的,只有在完成这些目标后,才能摆脱现阶段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