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场景
小生意人,buyer;
老年Blogger,爱码字;
摄影爱好者;
摄像爱好者。
主要就从这几方面来综述iPad Pro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力的扩充。
对应小结
嗯,有一点,暂时没笔,很多操作肯定是没法和用笔操作的精准度和便利性相比的,这里大体上避开高频用笔的场景。
已不在职场,但工作内容的复合性可能比单一职场更复杂些。 不过不管怎样,office全家桶这套软件是绕不过去的。 常用的Outlook,Word,Excel,PPT有相对应的「邮件」, Pages,Numbers,Keynotes。除了邮件这个应用上手没什么转换和学习成本之外, 对Pages,Numbers,喜力差不多花了1年的适应期。如果是类似会计这类对Excel有复杂操作要求的,可能学习成本更高而且可能转变不过来。 Keynotes使用起来倒是非常方便。 以前Project用的还多一些,现在基本不用了,有也是供应商提供,自己不用费心思做,就没去尝试找OS下的替代方案。
其他一些错位使用app,比如用Trello做日程、to do和备忘,比如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框架或者演讲框架或者跑程序逻辑。 这些操作是踏踏实实可以在ipad上舒服的操作的。
像CAD这样的软件,跨平台而且运行稳定性等等都还不错。 在Pad上使用,如果是看平面图而不进行复杂的操作的话,没问题,而且对大型工程文件的载入和操作相应速度都不错。 虽然CAD的iPad版做的很不错,而且月付费价格也不贵,但感觉还是没有鼠标操作来的舒服。 这类操作可能有触控笔会好很多。
如果是偏纯文本或富文本编辑占自己工作绝大多数的话,比如有些相近的喜力这个老年blogger,包括所有原创和众测文字编辑,用word或者印象笔记编辑都木有任何问题,而且喜力自身就是从Word开始,转变到印象笔记。 就在印象笔记的创始人都有点不想做这个产品的那阵子,那会儿在创业期的喜力周围几位码农极力推荐Markdown,刚好印象笔记那时候还不支持markdown,常年印象笔记年费会员的喜力就买了第一个markdown的国产编辑器——Mweb,经过了大约1小时的学习,立马就上手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爱到不行,之后的文字编辑全在mweb上完成。 就是目前比如大妈家的编辑器还不支持mark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