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留申群岛风大的原因,阿留申群岛四季温差小的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2:46:47

图16:NAT海温模态

自冬季后期至今,NAT/NAO总体正处在显著正位相状态,副热带北大西洋区域逐渐发展的反气旋式风应力异常,使得热带北大西洋区域出现了显著偏强的信风,导致蒸发增强并显著降温;而赤道大西洋西非地区异常上升支区域活跃对流激发的波列也对此有一定贡献。

在NAO/NAT正位相事件影响下,春季中高纬度很有可能出现大西洋洋中槽-西北欧阻塞-中亚异常槽-贝加尔湖异常脊位状态;而信号延伸到夏季时,考虑到NAT对EAM的年际作用,当前NAT正位相事件将使得东亚夏季风更容易偏弱,后期这一信号将逐渐减弱。而在热带北大西洋方面,当前这里的冷却首先将通过巴拿马地峡区域大气桥,激发出赤道东太平洋沿岸的东北风异常,并引发较显著离岸Ekman输运和沿岸补充上升流,使得这一地区SSTA负异常显著发展并随平流作用向西延伸,将导致赤道东太平洋和南美沿岸的一定冷却,也将影响到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空间型;此外,热带北大西洋的海温异常也将激发向西传的遥相关波列,出现并通过大气桥作用导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高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弱。

1.2 冰雪圈

冰雪圈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系统内部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在全球的热量收支平衡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中,海冰与陆地积雪是季节变率较大的成员,它们的变化对季节尺度的全球或区域气候影响较明显。下文将主要分析当前极地海冰与北半球陆地积雪的影响。

1.2.1 北极海冰

在过去的秋冬季,北极海冰增长仍然较历史同期缓慢,甚至在异常频繁的极地低空增暖作用下多次出现净融化阶段。据NSIDC数据,今冬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已于2019年3月13日创下,此时北极海冰总面积约为1477.7万km²,创下了卫星观测记录以来周年极大值的第八低值。至此,不仅仅再是夏季融冰期,在冬季北极海冰也出现了明显的融化趋势和年际变率,当地气候可能会面临危机并造成深远影响。

阿留申群岛风大的原因,阿留申群岛四季温差小的原因(17)

图17: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时间演变

在空间分布上,格陵兰岛东侧、新地岛西北侧、白令海西部和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和密集度处在显著偏低状态,尤其是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间的弗拉姆海峡出现了一道显著的融冰舌;而西伯利亚沿岸、格陵兰西侧戴维斯海峡和加拿大北极群岛的海冰密集度则接近常年甚至略偏大。这和今年冬季环流型下,北冰洋地区偶极型极涡和活跃的阻塞活动(尤其白令海-波弗特海阻塞)对应的直接热力场作用,以及此环流型下偏强的波弗特海冰漂流和偏弱的穿极漂流,以及楚科奇海北侧异常气旋环流等动力作用都用关联。这也将影响到春夏季极地和极地外气候。

阿留申群岛风大的原因,阿留申群岛四季温差小的原因(18)

图18:2019年2月北极海冰密集度异常

在季节变率上,由12-2月海冰与后期春夏季500hPa高度场的SVD分析结果(图19)看,最重要模态是一致性减少趋势,其中又以巴伦支海、格陵兰东岸和白令海变率较大,这一减少趋势对应极地和中高纬度总体位势高度正异常,即代表极涡的偏弱与极地对流层增暖,这一热力场特征将影响到随后总体;而SVD第二模态则出现空间型振荡,反映出巴伦支海、白令海与加拿大北极群岛地区间负相关,而这一模态则是和当前异常最为接近。考虑到这一模态激发的影响,亚欧大陆将对应西西伯利亚槽-贝加尔湖脊和偏强的东亚大槽,和前文海温异常造成的影响接近。

阿留申群岛风大的原因,阿留申群岛四季温差小的原因(19)

图19:1981-2018年12-2月,北极海冰密集度(右列)与后期3-5月500hPa高度场的SVD分析,取前三模态

1.2.2 北半球陆面积雪

在过去的冬季内,北美众多地区,尤其北美中西部积雪呈现明显偏多特征,而亚欧大陆陆面积雪分布显著不均,在积雪的具体空间分布上,大体出现了整个欧洲大陆与蒙古-我国东北一带降雪偏少,而青藏高原大部则出现了显著偏多的情况。其中对于青藏高原而言,在过去的秋冬季至今,由于副热带急流上异常偏强的高原-印缅长波槽与孟加拉湾活跃的对流活动,青藏高原地区出现了频繁的强降雪过程,绝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降雪显著偏多的状况,虽然气温有所偏高但积雪仍然明显偏多。

阿留申群岛风大的原因,阿留申群岛四季温差小的原因(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