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的功用与用途,羌活胜湿汤中医案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3:23:24

羌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等地的称为川羌,产于西北地区甘肃、青海的称为西羌,又名大头羌、竹节羌。一般栽培3到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抖净泥沙砍去芦头除去须根,切片或者短节后晒干或烘干即成。

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膀胱、肾经。可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羌活的功用与用途,羌活胜湿汤中医案例(5)

羌活初出土时,苦中有甘,曝干则气味苦辛,故《本经》言气味苦甘辛,其色黄紫,气甚芳香,生于西蜀,禀金土之气化。羌活药性辛散擅于驱风,外而肌表风寒有发散解表之效;性兼苦燥又能胜湿,是以风湿侵于筋骨以致湿重而现痹痛诸证咸可投而治之。风寒所击如客在门而扣击之,从皮毛而入肌腠也。羌活禀肺金之气而御皮毛之风寒;禀脾土之气则御肌腠之风寒,故主治风寒所击。羌活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故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骨节之痛,头旋掉眩,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理女子疝瘕,散痈疽恶血。

羌活,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古人谓羌活为君药,因其拨乱反正有旋转之力也,近代多以为使药,盖因其味辛而气升,而性过于散,可用之为引通达上下,风去而湿消。若恃之为君臣,欲其调和气血,燮理阴阳,必至变出非常祸生反掌矣。

盖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风湿相兼;去肢节痛;除痈疽败血;治风湿头痛。

羌活的功用与用途,羌活胜湿汤中医案例(6)

阴虚血亏、气虚多汗者慎服。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血虚痹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羌活和独活并称二活,今之定论为羌活走上独活走下。(现代研究证明羌活对全身的关节疼痛均有疗效,免疫病性关节炎都具有多发性游走性,上下肢同时出现或先后累及病变,故临床治疗应不泥于上下之分。)以前是同出一名,如:“独活一名羌活。”“独活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胡王使者之名。”所以《本草纲目》上只有独活没有羌活,山中宰相陶弘景是有记载的第一个将羌活独活分开的医药家。宋《本草图经》载“紫色质密者为羌活,黄色作块者为独活”。《本草求真》载:“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二活虽属治风,而用各有别,不可不细审耳。”

羌活形细多节而软润,须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气息极猛烈。独活色微白,形虚大小不如,有臼如鬼眼,然独活易蛀宜密器藏之。

羌浮而升,独沉而升。羌活气雄故大无不通小无不入,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为却乱反正之药。独活气细,细者治足少阴伏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动止而不治太阳之证。羌入太阳独入少阴,一表一里似气血之原已分矣。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羌活色赤气雄可理游风,独活色黄气细可理伏风。

羌活的功用与用途,羌活胜湿汤中医案例(7)

传统上羌活是辛温解表药,主要用在风寒表证,然大凡诸病所发,无不涉气血。羌活入肺解风寒所以气血行而痛止也,功调达肢体,通畅血脉,功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现代实验表明羌活有抗凝作用。近年一些药理报告指出羌活还具有抗病毒作用。羌活乃却乱反正之正帅,非时感冒之仙药也。

唐《药性论》载有羌活可治贼风、失音不语,手足不遂,口面喁斜,遍身顽痹。也就是中风病证,《千金要方》小续命汤,张元素有加羌活、连翘,名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六经混淆,或肢节挛急,或麻木不仁。治疗中风重要方剂中酌加羌活每收良效。然凡风痹、偏枯未有不因真气不固而病者,治之不用黄芪为君,人参、归芍为臣,防风、桂枝、钩藤、竹沥、姜汁、梨汁、乳汁为佐,而徒杂沓乎乌、附、姜、独,以涸营耗卫。如此死者,医*之也。人有患头目眩,口眼瞤动,非痰,乃风之渐也,非外来之风乃本藏自病。中医治疗多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养血熄风法为妥。

羌活的功用与用途,羌活胜湿汤中医案例(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