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阿尔巴尼亚全国共有近100家金字塔式集资公司,其中有八家公司最大,并且这八家公司的负债总额高达12亿美元,并且是阿尔巴尼亚当年GDP的64%,意味着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把钱存入到这八家企业中。因此,阿尔巴尼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之国”。
阿尔巴尼亚人当时都把这些集资公司看成是”印钱的机器“。做着不劳而获的梦,很多人认为只要把钱存在公司,就能过上奢侈生活。甚至于不少农民也停止了干农活,普遍变卖了牲畜,抵押土地和房子来换取现金存入公司获得高利息。
1995年12月,联合国由于暂停执行对南联盟的经济制裁,致使之前依靠走私发大财的集资公司的资金出现周转不开现象。特别是国民对1996年的全国大选心存疑虑,大批老百姓为躲避风险都纷纷选择提现,出现挤兑。
”提现潮“的出现,让很多集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捉襟见肘。当时为了留住存款储户,各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冒着大幅提高利率这个险招儿。到了1996年10月,有的公司甚至开出了44%的奇高月利率。而十分夸张的收益率把整个国家推向了最后的疯狂,当然也让不少人做着”一夜暴富“的梦,再次出现变卖土地和房屋,把钱存入集资公司。
事实上,建立在超高利率上的虚假繁荣,缺乏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最后泡沫破灭。1997年1月,最先造成两家大公司*,危机也开始全面泛滥,挤兑风潮霎时间在全国爆发。
在一边倒的危机之下,大批公司纷纷选择跑路,造成大量阿尔巴尼亚人转眼之间之间一贫如洗。最终,愤怒的储户走上街头,全国各大城市出现抗疫人群,要求政府赔偿损失,局部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暴乱。
面对危机,阿尔巴尼亚政府采取了控制企业在央行日提款上限限定为3000万列克(约30万美元)政策,并且冻结了一批公司的账户,防止资金流出国外等一系列措施。但当时受到控制的是一些缺乏后台的公司,硬的公司一如往常,特别是在如此紧张局势这下,这些公司仍然在电视上播放广告,某些腐败的官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后群主众被彻底激怒了,示威持续升级,不少地区甚至爆发了武装冲突。而冲突最为激烈是在社会党占优势的南部地区。因为在民主党执政后,社会党的官员被边缘化。为了挽回政治影响,积极发动群众示威,并将武器库的位置透露给了游行负责人。1997年2月26日,在第二大港口城市发罗拉,特别是游行队伍抢夺了武器库,致使大批武器落入群众手中,全城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为了控制局势,贝里沙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派部队前往发罗拉平息动乱。但士兵们中的不少人也是此次募集存款骗局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有的就在示威队伍中。因此,不在少数的士兵选择弃逃,有的甚至拿着武器加入到示威队伍中,最终,全国各地示威者纷纷涌向地那拉。
3月12日,首都地那拉全城陷入混乱与内战。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作乱,监狱、银行和政府等都成了攻击的目标,全国彻底失去控制。国防部长临阵脱逃,而贝里沙总统乘船逃到亚得里亚海进行遥控指挥。
阿尔巴尼亚的动乱局势引起了很多国家的警觉,经联合国授权,由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8国组成维和部队展开代号为“黎明行动”的救援任务,6000名各国军人协助阿尔巴尼亚当地政府保卫了重要部门并维持局势稳定。
阿尔巴尼亚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调停下,于1997年6月29日,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最终以社会党为主的政党联盟大获全胜,民主党丢掉了执政党的位子,总统贝里沙下台,为期近3个月的内战尘埃落定。
因此,这场由*引发的危机,给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造成的影响至今尚未消除。特别是流到社会上的大批军火,不仅让社会存在安全隐患,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潜在的动因。所以,*即毁小家、也误大家。
独特之处三:世界“碉堡王国”
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素有“碉堡王国”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