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是切丝儿的,洗净去皮切丝儿,撒盐撒糖拌匀腌上四五天,直到腌出水来,就把花椒和大料与适量清水一起烧开,放凉后,把水倒入放芥丝儿的干净盆、坛或缸里,压上重物,防风防鼠又防灰。
大冬天冷啊,冻手冻脚的,懒得洗菜,咋办?打开坛坛罐罐,用干净的筷子夹出一团,再滴入几滴小磨油儿,哈,黑里透红,晶莹剔透,油光水亮,形似凉拌猪耳朵丝儿的芥丝儿就可以当菜吃了。
后来去湖南,品尝到了当地的腌萝卜皮,爽脆度和芥丝儿极似,但口感不行,寡淡而缺乏层次感。
★ “涮菜之王”——冻豆腐
每年过年,大伯都要买上几斤鲜豆腐冻起来。之前不懂,觉得大伯不懂享受——过年肉都吃不完,谁还稀罕豆腐啊!
但直到在品尝了他的冻豆腐后,我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不懂享受的人!
“鱼生火,肉生痰”,这时,突然把晾在房坡、栏杆上冻得硬邦邦的豆腐拿下来,“净身”之后,往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冒泡儿的肉汤里一放,
几秒钟后一尝,宛若刘鹗《老残游记》里形容的那样——“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 “包子之王”——粘豆包
事先声明:粘豆包这点儿事儿,限于篇幅,以后咱专文再说。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除了要剁饺子馅儿,还要蒸各种面食,其中包子是必不可少的。老家的包子,基本上分两类:肉包子和素包子。
肉包子主打猪肉 白菜/韭菜 粉条儿,能量高,连吃两个基本上就饱了,不想再吃了。素包子有韭菜鸡蛋的,有青菜豆腐的,有香菇木耳的,但最好吃的,莫过于粘豆包(有地方又称红薯包或豆包)。
咬一口,热气袅袅,余味绵绵;暄腾腾的皮儿,甜蜜蜜的馅;豇豆有嚼头儿,红薯有柔甜;软与硬,甜与香,层次丰富,老少咸宜,吃了还想吃!
★“甜蜜之王”——糖葫芦
粘豆包已经够甜了,但跟糖葫芦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