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和贵族的区别,唐朝的顶级士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9:31:06

门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门阀则是具有政治垄断特性的豪门士族集团,它经历了西汉末年的发展,和东汉初年的壮大,到魏晋南北朝,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利益集团。

西汉末年士族阶层的发展

汉元帝时期是儒家士族政治地位提升的重要阶段。汉元帝本人的儒学造诣很深,他是第一位践行以儒治国的皇帝。在他的推动下,以他的老师萧望之为首的一大批儒生,进入国家政治中心。形成了全社会崇儒、学儒的风气。

此后的汉成帝、汉哀帝和汉平帝,乃至王莽的新朝,都是典型的儒生治国时代,儒家流派繁兴,形成了以“家学”为特色的各种儒学流派。比如欧阳学派、夏侯学派、公羊学派等等。

士族和贵族的区别,唐朝的顶级士族(5)

新朝至东汉末年豪门士族的产生

这些学派都是门生遍天下,家族子弟集体步入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庞大的政治势力,由此诞生了在政坛影响力巨大的家族,这些家族就被称为豪门士族。没落宗室子弟和外戚,向豪门士族的转化,也迅速壮大了这股政治势力。

最典型就是刘秀,他就是没落的宗室子弟,他们这批人虽然没有了政治待遇,但是相对于平民,他们有获得良好教育的条件,有与贵族交往的空间。刘秀正是靠豪门士族集团的支持,才实现了两年登基称帝的奇迹。

外戚势力的不稳定性,注定了他们必须向豪门士族集团转化,才有可能不会随着皇位的更迭,被湮没在历史潮流中,以东汉著名的外戚家族窦氏和邓氏最为典型。

士族和贵族的区别,唐朝的顶级士族(6)

魏晋南北朝门阀集团的诞生

这些豪门士族集团到了东汉末年,已经牢牢控制了国家机器,他们出于利益的考量,必然要求从制度层面,保障其长期优势性。陈群起草的“九品中正制”官员选拔制度,其实就是保障豪门士族集团长期利益的一部法律。

在“九品中正制”中,首先按身份,将候选人划分“品级”,只有出身豪门大族的仕子,才有资格被评为“上品”,走向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其他人员顶多在“下品”范围内混日子。

如此一来,造成了豪门与平民的差距拉大,逐步形成了对官场垄断的大家族,这些家族就被称为“门阀”。

唐代柳芳的《姓系论》说:“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

士族和贵族的区别,唐朝的顶级士族(7)

士族与门阀的关系和区别

从以上分析可知,士族是个体的总和,指一个自然群体,它是门阀诞生的基础;门阀是士族阶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政治生活中,以利益为纽带的垄断集团。士族是初级阶段,门阀是终极目标。两者虽是承继关系,但是本质上差别很大:

目的不同

士族阶层体现的是个人价值目标的践行,谋取的是个人仕途发展。门阀则有鲜明的政治目标,是控制国家机器的工具。

士族和贵族的区别,唐朝的顶级士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