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9:20:18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1)

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家训”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类书籍。历来被世代读书人视为圭臬、奉为经典,直到现在也依然被许多家长用来参考学习如何教育子女。

颜之推生长于士族家族,从南北朝晚期到隋朝,“三为亡国之人”,一生颠沛流离,“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

所以在《颜氏家训》中为起到教育意义提到了许多颜之推的所见所闻,甚至亲身参与的事件,也为我们从侧面了解、研究、分析南北朝时期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政治环境、经济形式等起到了一定作用。

尤其是颜之推作为南朝士族后代,亲眼目睹了南朝士族衰落的过程并在《家训》中多有记载,可以为我们提供南朝士族衰落原因的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就通过《颜氏家训》中的相关记载来分析南朝士族衰落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

一、学习能力的退化

颜之推身为大儒,虽然没有因官阶、功绩著名于世,却通过著作《颜氏家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儒家学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家训》一书中对于南朝士族子弟不学无术、安于享乐的描述比比皆是,呈现出门阀士族无知且恬不知耻的嘴脸。

1、缺乏学习动力

《家训》中提到士族官员对于儒家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几乎丢弃殆尽,许多士族官员不屑于去了解农业、商业的知识,对于手工艺也没有了解,射箭不能穿透木片,写字只能写自己的名字。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地度过,用享受佳肴美酒当做消遣。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2)

若是能够利用世阶的关系得到一官半职就更加自得自足,全然忘记了学习。还提到萧梁一朝全盛之时士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被世人嘲笑为“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说的就是只知道四处游荡的闲散人员和腹内空无一物的酒囊饭袋全都做了官。

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士族因为凭借家族的势力就可以做官,导致将士族赖以起家的儒学经典都完全抛弃,也不去学习其他经世济民的学问,全没有最初士族“经学传家”的样子。

也造成了“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的现象。没有学习动力,不肯刻苦专研,也就缺乏了具体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导致士族逐渐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失去了继续保持家族势力的基础。

2、专营于“奇技淫巧”

《家训》中记载某位士大夫对颜之推炫耀自己的儿子十七岁就已经非常聪明,能说鲜卑话,还会弹琵琶,带着他去拜见其他大臣展示这些才艺时大家都非常喜爱他的这个儿子,认为这是奇才。

通过这位士大夫洋洋自得的话我们能看出,当时的士族整体都对一些旁枝末节的才艺比较感兴趣,对于传统的“经学”已经不屑一顾了。

人有兴趣爱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士族当时的风气是把这些旁枝末节的爱好当做主业,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政务,也牵制了他们本就缺少的精力,而这些兴趣爱好也造成了奢靡的风气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3)

3、崇尚清谈

《家训》中多次对“清谈”、“谈玄”进行批评,认为这种起源于魏晋的文化交流形式是对传统经世济民之学的抛弃,只能得到身心的一时愉悦,是不能长久的。对于清谈的崇尚只会导致士族子弟“越发务虚而不务实”。

二、在军国大事上没有建树

颜之推所处的南朝后期,士族在政治上、军事上毫无建树。这与士族安于享乐、不屑于学习“经学”有很大关系,优渥的生活和轻松得来的官阶彻底扼*了士族前进的动力。

1、南朝士族在军事上一无所知

《家训》中描述了“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辇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不知有战阵之急”;“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建康令王复,从未骑马。见马嘶以为虎啸”。

士族大多以儒生自居,衣着打扮都是一派儒家风范,不习骑射,以至于有人看见战马嘶鸣竟以为是老虎在咆哮。

后世两宋起重文轻武,也没有见到如此弱不禁风的文人,出门要做车,回家要人搀扶。结合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时的士族不但不是“文武双全”,简直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一无是处的寄生虫形象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4)

对于军事的不屑一顾造成士族缺少军事方面的人才,直接导致军权被庶族、寒族精英所掌握。这也是南朝后期士族没有军权的原因,造成了政权被军人控制。

宋齐梁陈的开国君主都是前朝掌握军权的将领出身,士族对于军事的一无所知也影响了政权的稳定,使得政权的更迭加速。不但自身失去了保障,也对国家的稳定失去了作用。

2、南朝士族在政治上不学无术

公事上议论政务得失时目瞪口呆,如同身处云雾之中;私人宴会时谈古论今就低头不语,偶尔伸一个懒腰。即使这样士族们也不肯去勤学苦读几年,甘愿一辈子蒙受羞辱。这就是《家训》中《勉学》一篇对于士族子弟的描写

另外在《涉务》一篇中也提到:“其馀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於清高,盖护其短也。”;“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

完全是对于政务实事的一窍不通,连庄稼应该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不知道,缺乏最基本的常识,还偏偏装出清高的样子。

正是由于士族失去了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造成大权逐渐旁落。“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正是统治者已经开始重用庶、寒族中有真才实学的人了。

这样的士族在政局稳定时还能苟延残喘,遇到改朝换代时就只能“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转死沟壑之际”。不仅仅家族朋党消失得无影无踪,连自己的姓名都难以得到保障,不可避免的会死在政治风波里。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5)

士族失去了朝政大权也造成家族势力的土崩瓦解,没有了政治权力保护的家产往往给他们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南朝时期经常发生富庶士族在战乱时被“劫掠”的事件,严重的甚至是直接灭族。比如“侯景之乱”时建康的士族就是被乱军*戮劫掠,“王公将相多被戮辱”。

三、经济上的挥霍无度和不知经营

南朝士族留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只怕就是对于财富的疯狂掠夺和挥霍无度了。在《颜氏家训》中对于这方面的描写也有很多。

1、对财富的挥霍无度

士族子弟在家中无不是用熏香染衣,剃去脸上的汗毛,擦胭脂抹粉;出门则乘豪华的长檐车,穿时尚的高齿履,坐着棋盘图案的褥子,靠着五彩斑斓的软囊。身边摆满了随手赏玩的古董,看起来好像神仙下凡了一样。

当时颜之推已经看到北朝崇尚俭朴,对比于南朝的奢侈无度,南朝被灭亡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奢侈、挥霍无度的生活消磨了南朝士族的斗志和能力,也加剧了士族家族势力的衰败。

2、失去了经营的能力

颜之推认为南朝士族子弟自从东晋以后,不再有任何牵挂,传袭到萧梁已经繁衍了将近十世,没有任何经营的手段和能力,只能靠俸禄过日子,假如失去了俸禄就只能坐等灭亡。

南朝士族的兴起本是随着“衣冠南渡”后辅佐朝廷完成军政事务而获得的特权,此时士族失去了特权,又没有经营的手段,处理军政的能力丧失又使得他们不会再取得政治地位,完全沦为君主的附属品。一旦被抛弃就只有死路一条。

经济上的挥霍和不擅经营使得士族的家族势力迅速减少,而士族为了保持自己挥霍无度的生活就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家族的部曲、佃农和普通百姓身上,使得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稳定被打破,影响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直接引发农民起义。

四、享受腐朽的生活造成身体的衰弱

颜之推特意提到因为长期的养尊处优,造成士族子弟大多“骨柔”,不能长时间走路,天气炎热或者寒冷时都经常有人猝死,更不要说战乱发生了。“离乱之后,朝势迁隔”;“一旦流离,无人庇护”。

士族衰落的根本原因,南朝士族衰落的原因(6)

而当时恰恰是一个战争频仍、政权更迭迅速的时代。无论是宋齐梁陈的朝代更迭还是各种战争的爆发,都使得大量士族成员非正常死亡。他们不仅不会经营、不懂军政、不擅经文,甚至在灾难来临时连自保和逃跑的能力都没有

结语

颜之推通过《家训》中记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士族衰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士族失去了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能力导致自身能力的下降,自身能力下降引起政治地位的降低和军权旁落,政治地位的降低又影响了经济收入,经济收入的减少进一步触发其他,最终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南朝士族的没落。

参考资料:

《颜氏家训》

《中国大历史·魏晋南北朝史》

《梁书》

《隋书》

《门阀士族衰落新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