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喜欢读小说的朋友们都知道,一般按照小说家的惯例,在正文开始之前都会有一段神神鬼鬼的传说,哪怕是在万千小说之中位居顶级的四大名著都不能免俗。
比如说《三国》一开场就是一条大蛇诡异的直接出现在了皇宫,还弄得地动山摇,宫殿崩塌;《水浒》则是一出场就是洪太尉无意间放走了道教镇压的一百零八魔星;而《红楼梦》中索性一上来就直接是仙界场景。
至于《西游记》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本来就是神魔小说,没有神怪倒是不正常了。
还有《说岳》中大鹏金翅鸟转世的岳飞,《隋唐》中雷神下凡的李元霸。。。那些个大名鼎鼎的作品挨个数过来,十个倒有九个里面蕴含着种种“超自然力量”。
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旧社会的文化管制,小说家为了避免惹祸上身,都故意把自己的作品引入一些神怪的东西,给人只是“戏说”的感觉;另一方面这些代表着宿命论和鬼神观的概念,会大大的增加作品的神秘性和传奇性,自然对书迷的诱惑力更大。
而陈忠实老师所编写的,以关中一个普通村庄白鹿村中白鹿两家三代的纷争为主要情节的《白鹿原》小说之中,同样也不乏这种神怪——而且非常之奇妙,还是一神一怪,一正一邪,一福一祸,正是白鹿和白狼。
陈老师这样写当然不是为了躲避清朝所谓的“文字狱”之类的文化禁锢,而是另有深意,红尘君就来分别简单谈谈。
白鹿——祥瑞之兆——真善美的代表鹿,这种温顺灵巧的小动物,自从上古以来就被看做是吉祥的征兆,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歌: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一群小鹿“呦呦呦”的边叫边跑,然后欢快的啃食着河边的野菜,而主人家里面有好朋友要来拜访,一群人吹锣打鼓的欢迎着,这是何等温馨欢快的场面。
而在白鹿原上,这白鹿还有着更加神奇的寓意,早年这村子据说就是因为有了白鹿才开始繁荣,当时的族长就建议把村民改为白鹿村,并通过家族会议让老大一支全部改姓“白”,老二的一支则改姓为“鹿”,两姓人合祭一个祖先,合用一个祠堂。
而且当时还立下了铁则,他们的继承权也效仿皇族规矩,由嫡长子的白家子孙世代继承,永世不变,从此白鹿村才愈加兴旺发达。
而这一代的族长白嘉轩的命运转折点也和白鹿不无关系,他在六娶六丧后欲寻阴阳先生攘治的路上遇到一株神奇的植物——“粉白色的蘑菇似的叶片”,“嫩乎乎的同样粉白的杆”,“那杆儿上缀着五片大小不一的叶片”,这些特殊之处都让白嘉轩觉得这绝对不是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