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你若是佛我是僧,歌曲佛是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2:02:27

佚名,《黄山图》,明代,波士顿美术馆藏。

有的研究者提出,17世纪的文人画家将黄山"世俗化"了,因为这些文人游览黄山并不是为了朝圣,他们对黄山的表现纯粹是为了描绘山水。这一论断值得探讨。如我在前面已经谈到的,山水画的"宗教性"(religiosity)并不仅仅在于作品的宗教功能,同时也存在于作品的图像语言及画家的自我认同之中。17世纪一些最著名的"黄山画家",如弘仁、石涛等,都曾经是出家的僧人。其他文人画家则在旅途中或寓居于黄山的寺观,或在其诗文中谈佛论道。如《秋景山水图》及《黄山松谷庵图》所示,这两幅文人作品很明显地深受"黄山为人间天堂"这一流行观念的影响。我认为,这些文人画家引入黄山艺术的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并不是对黄山的世俗化,而是对黄山的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他们不再将黄山表现为普遍性信仰的载体,而是在他们的绘画中注入个人经验,将仙山艺术传统与个人绘画风格联系起来。

歌曲你若是佛我是僧,歌曲佛是缘(9)

弘仁,《秋景山水图》,清代,火奴鲁鲁檀香山艺术学院藏。

歌曲你若是佛我是僧,歌曲佛是缘(10)

梅清,《黄山松谷庵图》,清代,重庆博物馆藏。

这一论点意味着,在讨论这些绘画时,我们不应将其看成总括性观念的代表。正相反,每个画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构成与黄山的独立联结——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画家创造了若干个性化的黄山。弘仁(1610-1661年)、石涛和梅清(1623-1697年)是黄山画家中最著名的三位。对这三位画家的简要介绍将有助于讨论文人画家如何将流行文化中的胜地"个性化"。

弘仁籍贯安徽,自幼习儒学,后举诸生。1644年明亡引发了其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有关弘仁在改换朝代之际的经历并无资料记载,我们只知道他出家为僧,隐居于黄山之畔,直至辞世。他与黄山的长期渊源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如《黄山图》册描绘了60处黄山胜景。受到舆地图传统的影响,图中各个景点都以文字标出。弘仁成熟期的作品展示出更加鲜明的个人风格,其特征是以线性的渴笔和极简的皴法勾画出近乎几何形的瘦削山崖。这种平淡、近乎"透明"的图像似乎隐含着难以言传的孤独感。学者发现弘仁在画上落款时常将自己的名字替换为黄山山峰的名号,表明画家对这"玉洁冰清"的神山的认同。

与弘仁的超然态度不同,梅清和石涛描绘的黄山更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神话和历史的多层卷入。他们并不使用弘仁式的干笔及硬性轮廓,而是常以多种笔触和渲染模糊山峰、地界及云雾的界限,赋予自然之形以某种生动之气。与弘仁不同的另一点是,这两位后辈画家未曾受到朝代变迁的直接冲击。尤其是梅清,他享受着乡绅之舒适生活,并于1654年中举人。虽然之后颇为受挫,但他从没有远离世俗社会。他的作品也从不显露苦闷之情,而是表达出对超凡脱俗的清淡向往。其《黄山松谷图》描绘了一位文士(很可能就是他自己)正在凝视云雾氤氲的深谷,迷雾后升起高耸之山峰。山峰及迷雾都用淡淡的湿笔勾染,夹带寥寥几笔轮廓线及皴法。梅清在画上的题诗点出了作品主旨;"投足仙源入,回看世路迷。"诗后又写道∶"从仙源入黄山必先宿松谷,松谷乃黄山后海门户也,幽静清远,皆非人世。"

石涛生于明亡覆前两年。他是明室胄裔,幼年习佛,后出家为僧。但他并未在隐居生涯中得到慰藉,而是四处巡游,寻求社会承认以及艺术创作上的刺激。除了南京、北京和苏州这三个重要的都市及商业中心以外,石涛1666至1680年寓居安徽。此一时期他创作力极为旺盛,大量作品在风格和内容上变化多端,显示出对既有绘画模式的反叛——这种倾向也显示在他的画论著作及多处题跋中。石涛的黄山画囊括了册页、手卷和挂轴三种主要绘画媒介,并在形式上的复杂性和感情上的强烈性两方面超越了先前所有黄山绘画。

歌曲你若是佛我是僧,歌曲佛是缘(11)

石涛,《黄山图册》之一,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的《黄山八胜图》可以说是中国画中最优秀的行旅画之一。在短短一套八幅图中,石涛引领我们从山脚穿游至山顶。我们感受到的"提升"不仅仅是地形上的意义。册页表现了画家对旅程最初的期待,他的一路探索以至最终与"黄山之主"相遇——这种"提升"来源于画家与黄山之间不断深化的关系。石涛的另一本较早的黄山册页更具想象力和愉悦性,此册共二十景,题材包括端坐树顶的仙人、化作山峰的古塔等,描绘了黄山的种种奇观和传奇。一些构图反映出他从流行版刻中借鉴构图因素,进而用极富变化的浓淡笔墨将传统仙山图像描绘得活灵活现。

石涛绘于1700年他58岁时的一幅手卷可算他所画的最美的黄山画。他在画卷末端的跋中写道;"昨与苏易门先生论黄邂诸峰之奇,想象写此三十年前面目,笔游神往,易翁叫绝,索此纸以为他日游山导引云。"这种回忆的产物是对其与黄山三十年渊源的表现。画中的某些山峰可以辨识,但如乔迅(Jonathan Hay)所说,石涛创作的这类黄山画是"改编成手卷形式的景观蒙太奇"。这令我们联想起郭熙之雄心∶将一座名山的千形百面、四时朝暮全部融汇在一幅画中。不过,郭熙绘画的主旨仍在于描绘山之形态,而石涛画卷表现的是"记忆",旨在将自己心中的黄山激活。

原作者丨巫鸿

摘编丨肖舒妍

编辑丨申婵

导语部分校对丨陈荻雁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