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前端全球市场格局
“射频芯片的技术核心是既要懂设计又要懂工艺和材料,从而行业壁垒很高。”2020年6月,新时代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国内企业起步晚,人才缺乏,在这个射频领域处于落后位置是正常行业规律。
但在中美贸易摩擦后,自主创新政策的鼎力支持和国内手机品牌占有率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厂商已经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国海证券2021年5月的研报指出,
卓胜微在射频开关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LNA和接收端射频模组产品上也具备一定实力;在射频PA领域,唯捷创芯目前已经占据全球4G中低端PA市场的三成以上,滤波器国内主要有无锡好达、德清华莹、天津诺思、云塔科技等,紫光展锐和韦尔股份同样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技术实力,国内厂商未来有望上升至第一梯队,扩大市场份额。
观察者网今天就上述事项联系卓胜微董秘办公室,对方表示:不对评论任何竞争对手,也不会发布有关市场份额的信息。
国海证券2021年5月研报截图
实际上,国产厂商想要实现突围,并没有那么容易。
王笑龙向观察者网表示,从长远来看,模块化集成化将会是5G射频前端的发展趋势。不断缩小的单个芯片尺寸以及晶圆级封装技术,都将推动高集成模块化的设计。而目前国内射频芯片厂商仍只是单点突破,无法独立做出射频前端模组。华为海思虽然可以自研射频收发器件,但前端模组仍旧需要进口。
2020年3月,头豹研究院在一篇研报中提到:
中国当前仅有华为海思生产出5G射频器件,其他射频器件厂商仍停留在4G阶段,且短期内难以量产5G射频器件;少数企业已将自己生产的5G射频器件送至华为实验室验证,但华为发现部分企业盗用国外射频器件并宣称是自主研发,真正有生产5G射频器件能力的企业仍为少数。
头豹研究院2020年3月研报截图
不仅如此,新时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大陆射频前端产业目前在设计环节公司最多,5G射频前端芯片的制造同样是高度依赖海外,并且5G时代制造端材料和工艺有明显的变化,化合物半导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将成为射频芯片的主流,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将获得庞大的国内射频芯片制造订单,占据先发优势。
“缺乏5G,无奈又明显的弱点”
在5G手机已占国内手机出货70%的时间点,由于缺乏关键的通信元器件,华为推出“迄今为止最好的4G手机”,起售价为4488元,最高价为8488元。
虽然余承东表示“通过4G WiFi6 AI技术用户依然可以获得更好的功耗和通信性能体验”,但不会搭载5G技术和较高的定价策略,还是让市场颇为惊讶。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向观察者网透露,该机构最新消费者调研显示,90%以上的中国受访者希望他们的下一部智能手机支持5G,即使是入门级手机的买家也有同样的期待。
“我们认为缺乏5G是P50系列无奈而又明显弱点。另外,P50的起步价与上一代相比,上涨了10%左右,定价是偏高的。综合考虑5G的缺失、更高的定价、以及发布的推迟,我们对P50今年的表现比较悲观。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我们估计也只有去年P40表现的一半。”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