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山水画技法解密,北宗山水教学入门视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2:43:34

图四

(三)皴笔的走向有横向、直向、斜向之不同,笔触有大小、长短、疏密之不同。如图一中,山石的皴笔或横、或斜、或纵,呈现多向性;笔触也有长短、疏密的不同变化。皴时要注意浓淡、轻重、虚实的变化。笔触一定要有飞白,不能画成僵硬的墨块。表现山石的最暗部时,可用重墨封实,不见笔痕。皴完后,可用淡墨进行局部渲染,以加强体积感。行笔时,笔与纸面应形成一定的角度,不可将笔毫完全横卧在纸面上。要用笔腹拖擦,以显露出皴笔的锋芒感。小斧劈皴多用于表现比较坚硬、粗糙、嶙峋的山石形质。以此皴法刻画的山石多方直,块面切割较小,纹路略显细碎。刻画的轮廓应方硬遒劲、棱角分明,亦可方圆相间、刚柔相济。

小斧劈皴的画法与大斧劈皴相似。不过,大斧劈皴的笔触阔而长,笔锋与纸面形成的角度小;小斧劈的笔触窄而短,笔锋与纸面形成的角度大。用小斧劈皴表现山石的轮廓时,多用中锋,亦可中锋、侧锋并用。皴笔应注意疏密与浓淡关系,切忌皴得过满和疏密过于平均。笔触应随物象的向背、虚实显现出巧妙的节奏变化。如图二中,笔触随山的轮廓而呈现“人”字形皴笔,注重了虚实的变化。行笔的方向应从物象的结构和明暗关系出发,除了有上、下、左、右的不同之外,还要有内向行笔与外向行笔的区别。渲染时,要注意物象的大的转折关系,不要因笔路细碎而影响整体效果。小斧劈皴不宜太放纵,故此皴法多用于较工致的山水画中。

拖泥带水皴法(见下图)是斧劈皴的一个重要变种,又称“带水斧劈皴”,为南宋画家夏圭所首创。这种画法实际上是将斧劈皴与渲染的技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它除了具备斧劈皴的特点之外,在用墨上尤其体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在矾宣及矾绢上作画,更能发挥这种皴法的长处。方法是先用浓墨、湿笔迅疾皴擦,然后趁湿用淡墨水扫开,极淡处用净水笔再接着扫,从浓到淡,从有到无,勾皴结合,一次完成。浓皴与接扫都用同样的狼毫笔。接扫之后也要见笔触,要扫出飞白,以求得苍劲疏透、清润洒脱的效果,给人以烟岚轻动、畅动淋漓之感。落墨要洁净,不可重笔、复墨,必须一遍完成。这种方法在画各种面皴类山石中可部分使用,以增含蓄之致,避免笔触过于外露。

北宗山水画技法解密,北宗山水教学入门视频(9)

应艺术表现之需要,也可在生纸上作拖泥带水皴。要点在于处理好浓墨、淡墨及清水间的关系和变化。其间的接合无法用晕扫的方式,故只能趁湿碰撞接合。可先淡后浓,亦可先浓后淡。当重墨施足之后,为了浓淡过渡自然,不要再蘸重墨。当笔运行到一定程度时,笔锋会因水分渐干而难以为继,但余墨尚存,则可用笔尖汲取少量清水继续行笔。当笔墨行至原来清水的皴擦处,两者便会自然地接合、渗透。这时,生纸上就会出现润泽而多变的笔墨痕迹。

三、属于斧劈皴系的其他皴法

(一)雨淋墙头皴(见图一),明曹昭在《格古要论》称之为“泼墨矾头”,是纵向大斧劈皴的一个变种。其特点是“浓湿墨、大笔触”。采用此皴法表现山石时,笔锋要偃侧,自上而下挥扫,趁湿再用水笔向下接,行笔要放逸狂纵,墨迹要上浓下淡,至下部慢慢消失。因此皴法有雨水从破败的墙头上向下冲淋的感觉,故而得名。在生纸上可直竖中锋牵拉,笔锋入纸要狠、重,再以淡墨水破之。以此皴法刻画的山石宜用破碎的小点作苔,亦可用泥里拔钉点作苔。

北宗山水画技法解密,北宗山水教学入门视频(10)

图一

(二)骷髅皴法(见图二),又称“鬼皮皴法”。其形体结构较为特殊,往往石骨瘦峭、形态怪异,若“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适合用此皴法表现的石块,外形凹凸多变,表面多孔洞,莫可端倪。因石质不同,石的纹理也面目各异,有石纹多层如褶者,有石面被水侵蚀为大小不同的洞穴者,有大洞中套小洞甚至透漏者,还有石质坚硬、块面结构明显者,故在刻画时要尤为注意。勾轮廓不宜用长直线,要时直时曲、时凹时凸、时方时圆,以表现出顿挫劲健之感。皴石纹时,宜线面结合,意在弹涡皴及鬼面皴之间。要处理好石纹及孔洞之间的关系,二者既不能相混,又不可截然分家。此外,还要注意留出石面的受光部分。近代马企周《山水画诀》云:“园林中之奇石,皴法名曰‘鬼皮皴’,又名‘骷髅皴’,画法形态宜奇,骨气血脉宜贯通,瘦、透、秀、漏为总诀。然虽欲玲珑,洞不可过多,皴法亦不可繁冗,总以气清为要。”

北宗山水画技法解密,北宗山水教学入门视频(11)

图二

(三)鬼面皴法(见下图),是一种点、线、面相结合的皴法。适用于此皴法的山石特点为:山势峥嵘,石貌突兀、怪骇,从视觉上给人以神秘诡谲、奇异莫测之感。鬼面皴法的外形及结构要复杂多变,勾线要方圆相济,骨气、血脉要贯通。我们可先以中锋笔略勾轮廓和切割皱裂,然后依照山石的结构、阴阳皴之。皴笔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以呈现多种笔触形态。不过,多以小斧劈的笔形为主,或短线,或块面,或小笔触,或大笔触。墨色的变化也要丰富。笔锋应时聚时散。皴笔的走向及用力的轻重要根据山石结构随时调整。此种皴法的点苔宜用竖点及泥里拔钉点。与之相配的树法多为蟹爪枝、螳螂枝等。此皴法绘制出的山石形貌极富主观色彩,有一种“丑石奇岩美无双”的感觉。

北宗山水画技法解密,北宗山水教学入门视频(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