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遗物)
小林尚礼和其他遇难者的家属,在大理对遇难者遗体进行了火化。随后,有一位日本家属捧着亲人的骨灰盒,喃喃自语地说到:“山难之后已经七年,今天终于真正了结了”。
可是,事情真的了解了吗?前文已经说过,此次除了发现许多遇难者遗骸之外,还发现了很多遗物。
那些遗物之中,最令人关注的,当属笔记本。一般来说,当事人的笔记,往往会记载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心理状态。后来者甚至能够通过笔记,还原曾经的事件。
当人们翻开遇难者的笔记本之后,里面记载的内容却有些令人瞠目结舌。
(日记本)
“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
连绵的雪山之上,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之下,除了登山队员之外,谁还会跑到海拔那么高的地方?又怎么可能会有陌生女人和婴儿的声音?
但这还不算是最诡异的,因为三天之后,也就是1991年元旦那一天的日记内容更让人匪夷所思。
根据日记的记载,那一天,队里唯一的女队员突然发起了高烧,不久之后就开始胡言乱语:“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要回家”。
什么要来了?女队员早已无力回答队友这个问题。也或许,女队员根本就没有听到过队友的问题。
(登山者)
又过了两天,时间来到山难发生的那一天,而那本日记也写到了尾声。在最后几页,日记本的主人用极为潦草的笔迹,写下了如下的文字:
“我错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了。他们来了,救救我!黑暗笼罩,无法逃出!救救我!我不想死,救......”
日记到此结束了,但它留给后来者的是无限的遐想。山难临近的那几天,雪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17名遇难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又到底遇到了什么?
二、梅里,一座无人登顶的山峰梅里雪山,海拔高达6740米,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境内,是一座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的名山。
但实际上,当地的藏民对这个称呼却没有什么认同感。在他们的世代传说中,那里其实叫做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
传说,在松赞干布的时代,卡瓦格博还是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后来,密宗的祖师莲花生大师历尽了磨难,最终打败了卡瓦格博山山神。
从那以后,卡瓦格博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位护法大神,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民。
可能也是从那时起,卡瓦格博开始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崇高地位。在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指南经》里,是如此描述卡瓦格博的:
“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圣地,有缘人拜祭时会出现无限奇迹;带罪身朝拜,则殊难酬己愿……”
经典反应的,往往是信奉者的心声。的确,当地藏民对卡瓦格博也格外尊崇。他们在称呼卡瓦格博的时候,习惯在前面冠以“阿尼”二字。在藏语里,“阿尼”是“爷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