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三大叛徒结局,在远方大结局仓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23:30:17

过去曾关押包括宋绮云一家在内的革命者的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如今是红色教育基地,馆内陈列着当年和小萝卜头一样被*害的儿童留下的鞋子。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宋振华不承想,再获悉父母和森森的消息,是通过一封唁电。

1949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杨虎城将军家属的唁电发表在报纸上,内容为:“惊悉杨虎城将军在重庆监狱被国民党特务匪徒秘密*害,杨将军夫人和次公子杨拯中,秘书宋绮云夫妇等也先后惨遭毒手,极为痛愤。”

“可以说我的世界崩塌了。” 宋振华号啕大哭,已经16岁的他正在西北军政大学读书,“上军校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解救父母和森森,为他们报仇,而他们被害的消息,让我的希望彻底落空。”

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幼子宋振中被特务秘密*害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彼时是1949年9月6日,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4天。

在远方三大叛徒结局,在远方大结局仓促(9)

重庆红岩魂陈列馆中展出的小萝卜头在狱中用过的半截铅笔和画过的画。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共和国最小的革命烈士

牢房和集中营没能把地下工作彻底封锁。

宋绮云在息烽集中营时,被吸纳进了“中共狱中秘密支部”,在监狱和集中营内进行秘密策反和党内思想传播工作。

重庆的红岩魂陈列馆,收藏了一封1400多字的长篇书信,名为《送含章同学赴金陵序》,作者就是宋绮云。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介绍,这封信写于1947年,信中所提到的含章同学是宋绮云在白公馆监狱的难友梅含章,他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因组织反蒋的“青年将校团”被捕,关押在白公馆宋绮云斜对面的房间。

王浩说,根据被释放人员的回忆资料,当时宋绮云认为,包括梅含章在内的6名“青年将校团”涉案人员迟早会被释放,并有可能重返国共对垒战场,于是秘密展开对6人的策反工作,这篇文章就是为鼓励梅含章出狱后跟着共产党走革命道路而写的。

“梅含章等人出狱后,果然履行了当日的誓言。”王浩说,梅含章协助策动了江阴要塞炮兵起义,为解放军顺利渡江立下功劳,还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员等职。

梅含章在回忆录中提到,当时年仅6岁的小萝卜头为传递《送含章同学赴金陵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3月(1947年)下旬一个早晨,宋烈士趁特务不在的时候,派他的儿子振中到我牢房里来……他从裤腰里摸出这篇序文,交到我的手里……”

作为白公馆内少有的可以自由走动的人,小萝卜头成了狱中党组织的交通员。史料记载,从息烽集中营转到白公馆后不久,他帮助同被囚禁于此的中共重庆地下党《挺进报》的特别支部*陈然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把爱国将领黄显声摘录的消息提供给陈然,由他进行简单编发后,再把这些写有消息的小纸片送到各个牢房。这些小纸片后来被称为 “狱中挺进报”。

在远方三大叛徒结局,在远方大结局仓促(10)

重庆红岩魂陈列馆中展出的小萝卜头在狱中画的画。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东北义勇军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小萝卜头的老师。早在息烽集中营时,秘密党组织就通过绝食和罢工的方式为森森换来了狱中受教育的机会。“黄伯伯教他学习地理、看地图,虽然他没有出去过,但是知道四川省,知道重庆市,知道我们呆的地方叫白公馆。”李碧涛回忆。

李碧涛记得,小萝卜头一般上午拿着铅笔和草纸跟黄显声上课,下午就用钉子在地上写作业,写完后用铅笔抄到草纸上,第二天交给黄显声。

语文课本中《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讲的就是这段故事,作者是小萝卜头的二姐宋振苏,她还写过文章回忆父母。1964年,梅含章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后,联系上了宋振苏,将宋绮云亲手写下的《送含章同学赴金陵序》交给宋家子女。

梅含章曾评价宋绮云“性情沉着勇敢,待人谦虚热情,有淳厚朴实长者之风。”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宋绮云、徐林侠和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不愧是党培养起来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帮大人传递情报,还知道保密。” 韩子栋将这个孩子称为自己的“老战友”。

在远方三大叛徒结局,在远方大结局仓促(11)

7月6日,重庆红岩魂陈列馆,一名小学生在小萝卜头雕像前敬少先队礼。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摄

寻找与怀念

宋振华无法勾勒出最小弟弟的具体样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无从了解弟弟是怎样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从8个月长到8岁的。他只知道,这个8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为了后世有个安定的国家做出了奉献。”

他将这种奉献背负到了自己身上。1950年,宋振华从西北军政大学毕业后,自愿参军守边疆,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机要处做译电员。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把枪、一瓶汽油和一盒火柴,“一旦有意外,首先把密码本烧掉,也绝不会给自己被俘的机会。”几年后,他又决定到农村去,和田地区的于田县和皮山县、库尔勒地区的墨山山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不如哪里苦就往哪里去吧,这一辈子总要奉献点什么。”宋振华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在远方三大叛徒结局,在远方大结局仓促(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