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变卖自家宅田地,各自分家,自讨生活。但蒋氏无依无靠,族中兄弟有意侵占克扣财产,只分给蒋氏一笔数目极少的钱财和几件旧家具。
可蒋氏却不争不辩,不怨不馁,抱着女儿,拿着东西,转身就走。在胡同里租了间简陋的房子,自力更生。她不愧是出身大户人家,即使再落魄,也绝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迫于生计,她夜以继日做挑花刺绣等杂活养家糊口。甚至从有钱人家的太太变成伺候有钱太太的帮佣,什么苦都能吃,只为了能够供两个女儿上学读书。
身逢乱世,吃饱穿暖已耗尽全力,蒋氏却依然坚持让女儿读书:女子开拓视野明事理为第一要紧事。
1916年,她将文秀送去了小学。入学后,文绣取了“傅玉芳”作为自己的学名。此女聪颖好学,国文,算数,绘画,音乐等一系列课程,都领悟得又快又好。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晃五年过去,在五年的文化熏陶下,文绣已出落成清秀的豆蔻少女。少女文绣并不知道,命运的转折即将来临。
1921年春,守着皇宫的清皇室老太妃们张罗着要为16岁的溥仪选后纳妃。大厦已经颓然倾倒,一群满清遗老依然在瓦砾中做着黄粱大梦。
此消息一出,那批曾在清朝为官,或是与皇室沾亲带故的皇亲贵胄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忙不迭地把自家适龄的女子送进皇宫,以希冀依靠家族女子们来光复荣耀。
文绣的五叔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压根没和文绣母女商量,擅自将文绣的照片送到了清内务府。
女孩们的照片先是由老太妃们和宗族亲贵过目筛选,最后定于1922年3月,由溥仪亲自选妃。
溥仪不耐烦地翻看着一张张照片,最后,目光定格在了文绣的面容上,就是她了!就这样,文绣成了皇妃,时年14岁,封号“淑妃”。
她被选为淑妃后的唯一好处,就是让母亲蒋氏过上了好日子。溥仪命人给蒋氏置办了一处新的四合院,赏赐了一套好家具。
母亲蒋氏和妹妹文珊再也不用住在闷热潮湿的小屋子里了,母亲也再也不用打零工讨生活了。而这一切,都是文绣葬送了自己的人生换来的,她为此牺牲了太多。
深宫寂寥 无人问津首先,文绣被迫放弃的是她最爱的学业。她从此不能再去学堂读书,“傅玉芳”的学名不能再用,取而代之的是呆在五叔华堪的家里,被逼迫着学习繁琐的清宫礼仪,以及被要求熟读《女儿经》。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礼仪学习后,到了11月30日,淑妃文绣被召入宫行册封礼。
文绣在养心殿觐见溥仪,这个高高在上俯视自己的男人,也就是自己的丈夫行了大礼叩拜。溥仪面无表情,只是冷冰冰地说:“回去歇息吧”。
随后拂袖而去,撂下淑妃一人独自面对空空的紫禁城。就连新婚之夜,溥仪也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