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不等赵太监发问,文绣拿出一封信,说道:“带回去,给溥仪,告诉他我要和他离婚。”太监吓得扑通跪地,求皇妃快和他回去,文绣不为所动,太监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复命溥仪。
溥仪得知后,异常震怒,赶紧派人去捉拿文绣回来问责,可文绣早有准备,早就和妹妹前往了新的居所。
等安定下来后,文绣找了三名律师共拟诉状:
溥仪生理有病,事帝九年,未得一幸,脾性喜怒无常,时常拳脚相加,倍受虐待,不堪忍受,决议离婚,索要个人日常所用衣物及赡养费50万元。
面对文绣的控告,溥仪及其皇室宗亲都觉得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自古以来,从来都是皇上处置皇妃,还没见过皇妃主动宣战皇室的。
很快,“皇妃休夫”成为了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新闻,民间怒赞这是一场“妃子革命”,舆论一边倒支持文绣,称赞文绣颇具现代法律精神,让溥仪更觉颜面扫地。
无奈之下,溥仪只好也请来律师找文绣进行协商,但诸多问题还是谈不拢,尤其是赡养费方面的相关问题,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直到文绣动了真格,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诉讼,溥仪真的慌了神。此时他仍以“天子”的身份自居,若是和自己的妃子对簿公堂,成何体统。
于是,溥仪只好找文绣进行了最后一次协商。在两人共同让步下,最终敲定赡养费金额为5万5千元,文绣要求一次性支付全部现金,并立刻办理相关离婚手续。
两个月之后,10月22日,溥仪与文绣签订离婚协议,双方完全脱离关系。文绣自由了,宛若新生!
离婚之后的文绣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北平,和母亲蒋氏团聚。遗憾的是,蒋氏在多年前就已经去世,房子也被变卖,文绣只好另租寓所。
而溥仪给的生活费本就不多,大部分用来结清了律师费,已经所剩无几。所以迫于生计,文绣需要找工作,养活自己。
1932年,文绣开始重新以“傅玉芳”之名立足社会。她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平一所私立中小学担任国文和绘画老师。
因为文绣的文学素养极高,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讲课生动有趣,备受学生喜爱,也因此引起了一些老学究的嫉妒。
有好事者特意调查了这位女教师的身份来历,得知原来她就是和皇帝离婚的淑妃,于是就大肆宣扬。
此事一经传播,北平所有的报刊记者蜂拥而至,将文绣任教的学校围得水泄不通,文绣不堪其扰,被迫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