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高:60mm(也提供24mm和40mm版本,即C24和C40)丨刹车:圈刹和碟刹丨轮胎:真空、开口、管胎(23mm-32mm)丨圈宽:28mm丨辐条:前24后24丨重量:1,508g(成对、碟刹)
总结:职业车手也用胖圈轮组
使用角接触轴承
铝刹车边
- 开口圈刹轮组重量较重
- 适应真空的款式有限
如今共有六支世巡赛车队在使用Shimano Dura-Ace轮组,这佐证了Dura-Ace是你能买到的最快的轮组。框高最高的C60同时有圈刹和碟刹版本,同样有管胎和开口版本。圈刹版本带有铝刹车边,不过在大大增加刹车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重量。碟刹版C60适配真空设定,使用12mm桶轴。
Shimano称C60后轮的OPTBAL辐条编法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来自飞轮的受力。胖圈设计是基于D2圈型设计的,据Shimano所说胖圈能在应对逆风和侧风时都能发挥最好的气动效应。
撇开Shimano的各种说法不说,Dura-Ace轮组的一大亮点就是在花鼓中运作的角接触轴承,易于保养,运作流畅。
Shimano Ultegra RS-700轮组

▲框高:31mm丨刹车:圈刹(Shimano Ultegra RS-770为碟刹)丨轮胎:真空(23mm-32mm)丨圈宽:20.8mm丨辐条:前16后21丨重量:1,540g(成对、圈刹)
总结:价格不错的训练、竞赛轮组
圈宽空间足,可适配真空
- 库存较少
RS700、RS770(碟刹版本)轮圈随着最新的Ultegra变速套件一同发布。框高31mm,和Dura-Ace版本一样提供圈刹和碟刹版本。圈刹版本使用碳纤维层压结构带铝刹车边,而没有刹车边的碟刹版本则使用全碳轮圈。
作为一款日常使用的轮组,不论圈刹还是碟刹版本都适配真空胎,内圈宽20.8mm,十分耐操(cāo)。即便不是市面上最宽、最轻的轮组,但这无伤大雅。
就如老大哥Dura-Ace,Ulterga轮组同样有方便保养的角接触轴承。
Campagnolo Bora 45 WTO轮组

▲框高:45mm丨刹车:圈刹、碟刹丨轮胎:真空、开口丨圈宽:26.5mm(外宽)丨辐条:前18后21丨重量:1,476g(成对、圈刹)
总结:适应性好,中圈宽开口碳纤维轮组
重量轻
美观
- 价格较高
Campagnolo,在自行车行业的时尚程度可谓是独树一帜,在发布Super Record 12速套件同时也推出了Bora 45 WTO(Wind Tunnel Optimized,风洞优化),亮点为市场上最好的气动外形。据说在某种特定风向情况下,这对轮组能产生负阻力,或者叫帆船效应。
这些说法有几分真实我们先采取保守态度。又看回来,新Bora WTO轮组有19mm内宽,Campy 2-Way轮圈钩边,这意味着可以装真空胎。后轮使用独具品牌特色的G3编法,使用成型辐条孔,而非从轮圈上钻开的。Bora WTO有圈刹和碟刹版本,圈刹版使用AC3纹理的刹车边,这比普通的刹车边提供的制动力要好上不少。
除了各种技术特点外,Bora WTO轮组的外观也十分好看。外层的单向碳纤维排布还有简洁的涂装让这对轮组看起来低调又不失炫酷。
Campagnolo Zonda C17轮组

▲框高:前24mm后30mm丨刹车:圈刹、碟刹丨轮胎:开口丨圈宽:22mm(外宽)丨辐条:前16后21丨重量:1,540g(成对、圈刹)
总结:最可靠轻量的训练用铝轮之一
重量轻
刚性好
耐用
- 骑行品质较差
- 不适用真空胎
作为Campagnolo最畅销的一款轮组之一,Zonda是一款轻量化训练用铝轮。轮圈刚性非常好,如今圈宽已经拓宽到22mm以装下更宽的外胎。
Zonda使用所谓的C17轮圈,为了减轻重量经过了一定程度的研磨,前后轮圈框高不一,使用了独特的Mega-G3辐条编法。这种编法能让后轮的刚性变得更强,当你突然加速的时候你会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不过这种过分的刚性会导致骑行感受变得有点难受。
Bontrager Aeolus XXX 4 TLR轮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