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态中,“折扣店”因能提供“薅羊毛”、“省钱”的消费体验,受到年轻人追捧,赛道在迅速扩容。
仅仅是资本出手的折扣店,就有3月拿到数千万元的天津品牌“食惠邦”;今年融两轮的成都品牌“奥特乐”;在华东地区发展,9月获数亿元融资的入华德国品牌“比宜德”;以及同为成都品牌,刚刚获得数百万美元融资的“叁省货仓”。此外,还有济南特卖特、郑州多乐囤等规模更小,资本尚未介入的地方性新品牌。
那么,折扣店的低价从哪来?又是否真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呢?
国内的折扣店都有哪些类别?
在国内折扣店正逐步细分化,批发仓、临期食品店、进口食品折扣店……形式多种多样,但形成规模的折扣店品牌,尤其事临期折扣店品牌并不是很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含关键词“食品折扣”的企业共有2247家,而含关键词“临期食品”的企业仅有128家。
这足以见得大众还处在缓慢接受临期概念的过程当中。全国的临期店和折扣店不算少,但是能称得上企业的品牌并不多——这是一条刚刚火起来的小众赛道。
折扣店的货源从哪来?
根据食品商的了解,折扣店的货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临期食品的低价甩卖。临期食品往往不被商超、便利店等常规销售渠道所接受,或是被商超、便利店等常规销售渠道调剂出的临期食品,生产商或运营商为了避免过期损失,往往会进行低价甩卖;
过量的库存积压导致的低价倾销。由于市场低迷,导致商超或品牌生产商、运营商过量的库存积压,从而产生的低价倾销,避免产生临期或过期的损失;
新奇、小众、淘汰、测试品牌的尾货低价处理。消费品牌“内卷”导致新品爆发,消费品牌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新奇特口味、小众需求、备选、测试商品层出不穷,这导致大量的非成熟商品产生与积压,低价处理势在必行;
品牌厂商或运营商经营不善,产生的低价清仓商品。品牌生产商*时,或是经销商、运营商放弃某一品牌的代理时,往往会选择清仓出售,此时商品价格往往会低于成本;
滞销品牌的低价倾销。在市场运营中,长期的滞销品牌,往往会因为市场预期和资金回笼需求,被低价出售;
专供渠道商品,产生的价差商品。为争夺或迎合某一特定渠道或区域消费者,厂商或运营商出品的低价折扣商品外溢,形成的低价货源。
这意味着折扣店并不一定是临期产品,但基本是销售遇阻的产品为主。这与国外折扣店集中直采、精简服务,来寻求成本降低的底层逻辑并不一致。
在国内,折扣店获取低价的方式仍然停留在从分销商层面批量采购的层面,在供应链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也意味着,大部分折扣店靠倾销商品的极低进价,与新品牌标价虚高之间的认知差距,获取足够的盈利空间,也说明消费者获得的可能并不真是“低价”。
折扣店会为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从积极的方向来看,折扣店为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并为厂商解决库存、降低损失,为新品牌提供渠道拓展新选择;
从不利的影响来看,折扣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品牌商和折扣零售的矛盾。对于品牌而言,优先级首先是商超、超市等输出途径,其次才是消耗库存,大量兴起的折扣店不仅冲击了品牌价格,造成更多的品牌产品滞销,而且低价销售也给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临期快消品行业涉及的环节相对较多,包括运输、库存、消费者、库存等,在一味追求低成本的大背景下,如果对行业缺乏及时的监管,大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也可能会流入市场,进而引发相关安全问题。
总体来看,国内的折扣店更带有“中国特色”,前景向好的同时,亟待规范化管理的相关文件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