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苹果吗,中国哪个省份产苹果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0 02:50:37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东北产苹果吗,中国哪个省份产苹果(1)

金风秋送爽,萦萦果飘香。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田间园内的物产罗列于市,或以形色,或以气味,撩拨着城乡百姓的心神。这其中最醒目的恐怕就是各个品种的苹果,不仅因其红艳艳、黄澄澄一圆硕果,与平安谐音借趣,擎在手中赏心悦目;还因其营养丰富,咬在口中甜脆怡人,而深受人们喜欢。然而在今朝再平常不过的苹果,走入吉林人生活的历史并不太长,其进程也隐隐透着波折。

东北产苹果吗,中国哪个省份产苹果(2)

苹果在清代的吉林城属于稀罕之物

日本满史会所著《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在提及东北的水果起源时,非常中肯地说:满洲的果树种类不多,产量也不可观。在清代,由于吉林地区农业技术整体落后于关内,果树的栽培更是乏善可陈。在当时想吃到新鲜的水果,特别是地产西瓜、香瓜之外的水果,大多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一是季节性的山果采集。采集山中野果在吉林地区历史悠久,种类也比较多。清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长白山区堪称特产的山果品种,如树莓(拕盘,《吉林外纪》)、乌立、欧李子、乌拉柰(柰,音nài,还不算是现代意义上的苹果)、葡萄、草莓(满语伊勒哈穆克)、红草果(满语英莪)、山梨、红姑娘等(《吉林通志》)。清代吉林地区无论是向北京皇室上交贡品,还是城内官民品尝食用,大多是此类野果。

第二个途径是由关内或辽宁地区辗转输入到吉林城。在清代这种输入只能依靠陆路运输,陆运时耗长,鲜果损耗较大(入冬后运输冻果除外),无形中促成了鲜果的高价。即便这样,城内的闹市街区也有不少专门贩卖水果的商贩摊店,如在老城西大街上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果木市”(《吉林旧影》),北大街南口西侧江岸也因季节性瓜果批发集市而留下了果市胡同的地名。

上述情况在晚清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永吉县志》记载,光绪初年,吉林才出现了果树的栽植,不过早期的栽植并不成规模,更谈不上体系,只是在一些农家房前屋后零星栽植李子树、杏树,品种大多从辽宁引进。苹果也正式出现在地方史籍之中——修于1891年,成书于1900年的《吉林通志》有“苹果,花粉红色,果红碧相间……沙果,似苹果而小”等记载,但这些关于苹果的记载都是转引自《盛京通志》,似乎表明在吉林可以见到苹果,可苹果并不产在吉林。由于水果保鲜问题、运输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便晚清时,现代意义上的苹果已经在山东出现,可在吉林地区它仍属稀罕之物。

东北产苹果吗,中国哪个省份产苹果(3)

1933年吉林西大街果木市,取自《吉林旧影》

民国时期在吉林可以吃到地产苹果

1927年,民国政府的吉林省农事试验场在永吉县建造果园,栽植李子、桃、杏、樱桃、苹果、梨、葡萄、山里红共4300株,其中苹果100株(新中国版《永吉县志》)这是苹果树在吉林大地繁育的开始,自此,吉林地区百姓的食谱中,开始出现了地产的苹果。然而有了地产苹果并不等于市场普及——由于气候水土、植株品种、培育技术等因素,苹果栽植在吉林地区发展得非常缓慢,无独吉林地区,放眼民国以来的东北,苹果的栽植水平都还是比较落后的。

中国土生苹果属植物在古代又称“柰”或“林檎”,据说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其鲜果果实小、皮薄、味甜,但不耐储存,容易破损,且产量低,导致价格昂贵。清代同光年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把西方优良苹果品种引种烟台,逐渐淘汰了原有的土生苹果。鉴于南满、辽东半岛一带适合于苹果的栽培,满铁在1913年开创熊岳农事试验场以来,在品种实验方面,经过努力,结果成功地试验出多种优良品种,并对苹果、葡萄、梨、杏等果树设置了奖励品种,其中苹果的奖励品种有:国光、红玉、红魁、黄元帅、祥玉等。(《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吉林省农事试验场在永吉县引种的100株苹果树,就应当是在熊岳新培育出的苹果品种。

1942年以后,吉林周边乡镇的一部分地主、官吏开始建设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园,种植水果,其中苹果类为黄太平、大秋等品种(新中国版《永吉县志》)。黄太平、大秋等都属于北方小苹果品种,即老百姓口中所说的海棠果。这种果树比辽宁引进的苹果品种更适宜吉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出的果实虽然个头不大,但汁多味美、果香浓郁,且管护相对简单,每年产量有一定保证,因而逐渐被各果园接受和认可。

民国时,虽然铁路运输可以缩短运输周期,让那些外地产的个头更大的苹果输入到吉林,但由于本地产的小苹果品质优异,且可实现应季鲜食,故而在吉林百姓中反倒更受欢迎。

东北产苹果吗,中国哪个省份产苹果(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