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高工锂电,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投资发展报告[7]
享受增长红利的同时,锂电设备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在自动化技术、业务扩张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三方面下足了功夫。
技术方面,锂电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更高品质对锂电设备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锂电设备开始呈现高精度、全自动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动力锂电池等大容量电池领域,车用锂电池通常是上千个电芯串联成组以保证能量密度。每个电芯规格统一、性能稳定决定了整体电池组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对电芯的一致性要求很高。
设备加工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将直接影响锂电池的性能和一致性。锂电池制造中的主要工序、设备及其功能作用见以下图表。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公开资料整理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每个环节的加工设备都会影响电池的宏观性能表现,例如前段设备中搅拌机会影响浆料的批次稳定性,涂布和辊压会影响极片集流作用、能量密度等性能,中段的卷绕和叠片精度会决定电池容量和一致性等,后段的模组和PACK设计会影响电池包的散热性。锂电池良品率会受到每一道工序工艺效果的影响,因此锂电设备是保障电池性能和电池企业产出收益的关键[8]。
锂电设备企业需要将锂电池制造的工艺细节、工艺参数融入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以此确保锂电池制造精度。由此研制的全自动化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可在实现锂电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使制造的锂电池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为卷绕和叠片,其中卷绕的核心技术包括张力控制、卷绕控制和自动纠偏等。如果张力控制不好,会使材料分层或出现 S 型皱褶,严重影响产品的一致性。而锂电池的容量与卷绕的圈数和长度密切相关,精度控制技术就至关重要。部分锂电设备企业在这方面开始超越国外同行,例如先导智能卷绕技术可将张力波动范围控制在5%以内,对齐偏差度小于0.3mm,韩国KOEM同时期张力波动范围控制在8%以内。
一体化方面主要是指将不同工序集成为一台机器进行,例如先导智能根据各类客户需求总结研制开发了集锂电池生产过程不同工艺流程的多功能机器,比如焊接卷绕一体机是将极片的焊接和卷绕两道工序在一台机器上实现,可为锂电池企业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成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及利元亨等锂电设备企业又陆续开发出辊压分条一体机、涂辊分一体机、激光卷绕一体机、激光模切分切一体机和切叠一体机等设备。
此外,锂电池设备厂商开始从专注于生产单一环节的设备,向其他环节延伸形成整线方案。
从技术方面来说,这种延伸可以降低锂电池生产线的调试成本、提高锂电池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因为不同厂商的单机设备之间工艺交互并不顺畅,各环节设备的控制软件之间协同性不高,企业需要反复调试,导致整线产能爬坡较慢,而整线设备可以衔接更为紧密,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因此不同环节间设备的融合符合发展趋势。
从业务扩张角度来看,设备企业持续追求更大的市场规模空间和更高的规模效应,覆盖其他生产环节设备可以扩大设备企业自身市场空间和发展规模,整线方案也有利于设备企业和锂电池的新入局者们建立紧密合作。
因此,在技术发展趋势和业务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这一时期锂电设备头部企业如赢合科技和先导智能在解决关键生产设备基础上,向整线设备方案供应商迈进,纷纷并购其他工序领域的设备厂商。例如,赢合科技率先提出要为客户提供整条生产线解决方案及其服务,打造锂电设备生产线订单交付的“交钥匙” 模式。赢合科技2015年收购新浦自动化,补齐电芯化成检测设备,打通了电芯生产设备线,2017年又收购了涂布机设备商东莞雅康,打通前中段设备。先导智能则在2017年收购后端设备供应商泰坦新动力。
锂电设备厂商的收购基本都是围绕着增强公司在锂电行业核心竞争力和议价权展开的。不同设备厂商之间上游供应商趋同、下游客户重叠,业务上具有较高的协同性,所以这些并购基本上都形成了较好的规模效应。
除了技术和业务方面的精进和拓展,锂电设备企业也开始注重修炼自身的“内功”。由于锂电设备是一个典型的非标自动化行业,下游产能扩张会非常考验设备厂商的交付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对于产品质量、成本和交付的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生产管理和制造水平,头部锂电设备厂商开始陆续加快自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先导智能2015年开始与IBM合作建立“先导云”和大数据中心,推进ERP系统建设,集成应用数字化协同平台,同时还自主开发MES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实现与PDM、ERP系统等综合集成,依托“先导云”平台,使设计高效协同、生产过程精准反馈、工厂生产实现智能化,增强自身竞争力。赢合科技也在2018年研发建设云平台,并自主开发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以实现企业装备研发设计协同和生产管控集成,同时研发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建立动力电池生产装备数据库和整线模型,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产能过剩,产业进入调整期
产能扩张不是持续的,到2018年,产能扩张的好日子已经持续了3年,锂电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凸显。其实在2017年末,国内动力电池实际有效产能达到了110GWh,而产能利用率只有40%左右。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有效产能约在150-160 GWh,而2018年全年产量为70.6GWh,产能利用率低于50%,需求侧装机量虽然同比增长56.88%,但是总量仅为56.89GWh,远小于产量。锂电行业供过于求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36.43GWh,产量44.5GWh)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持续到2018年时,前五大动力电池厂商装机量已高达93%,产能占比却只有53%,行业中头部企业的优势和产能结构性过剩已经十分明显。2018年部分锂电池企业利润甚至转负,一些企业或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或因技术路线问题,纷纷出局。当年锂电池企业数量急剧减少,整个行业产能扩张开始停顿。锂电池企业毛利率的下降也传导至上游,锂电设备企业承受议价压力,毛利率也随之下降。2019年,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当年锂电设备企业的营收普遍仅有10%左右的增长。那些和头部锂电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锂电设备企业则在风浪中站稳了脚跟,等待下一轮产能扩张周期的到来。
2014-2020锂电设备行业营业收入(亿元)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招商证券整理[9]
2020年Q3开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引导锂电产业第二次产能扩张
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销量和渗透率已经开始抬升。2021 年新能源车开年销量更是大超预期。2021 年1-2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分别达到15.5 万、9.7 万辆,同比大幅上涨3 倍、8 倍。2021 年1-2 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分别为8%、9%,远超去年同期水平。这一上升势头一直持续整个2021年,到2021年年末,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22.6%,全年渗透率14.8%,相较2020年5.8%的渗透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正式迈入成长期,这一轮成长期引发的上游产能扩张自然也要比上一轮更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