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您在战场上救死扶伤,今天我们上门为您提供一站式办理优待证服务。”5月6日,接过四川省都江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高勇送来的优待证,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胡宗明激动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生之年一次次感受到暖心关怀,享受到一项项好政策!”
继成都市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发放仪式举行后,考虑到部分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居住比较偏远、年龄老迈出入不便等,他们采取集中发放、战旗红志愿者上门送达等方式,陆续将银行制卡成功的优待证送达申领对象手中,受到老兵们的一致好评。
“胡爷爷,您年龄大了,不想让您跑路,我们把证送过来。优待证是您作为退役军人光荣身份的象征,就像身份证一样,您收好,感谢您对国家安全和建设做出的贡献。”今年88岁的胡宗明,1953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机枪手。他在前线英勇*敌,立下两次战功。1957年,胡宗明回国退役返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农村建设,这一干就是60多年。“战旗红”志愿者耐心地向胡宗明讲解优待证的作用和功能。拿到自己的优待证后,胡宗明不断地说:“辛苦了,谢谢你们。”
在天马镇建华社区,党委*何建军正忙着询问村民水稻种植情况,并仔细记录在笔记本上,等他忙完这一切后,高勇从公文包里取出装有优待证的白色信封:“这是你的优待证,我们专程给你送过来。”见此,何建军立即接过信封,久久地盯着信封的透明区域展示的优待证说:“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关怀落到了实处,送卡上门更是将服务送到了心坎上。”
当了2年兵的何建军,退伍回到家乡,被居民推选为社区*,成为一名“兵支书”。天马镇是都江堰的粮仓之一,但大片耕地被用于花卉苗木栽种。农业发展是国家长远利益,为了让农民转变思想,他每天都要到农民家中劝说恢复种粮,引进龙头企业,带领村民种粮,鼓励企业在农闲时为村民就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还引导青年返乡人员做种粮带头人。经过大家的努力,不到一年时间,建华社区逐步恢复耕地,截至今年4月,种植面积增长10%以上。
“你因伤致残退伍,腿脚不便,我们专程上门送优待证。”在都江堰市幸福家园,残疾军人宣光全服役时是一名基本建设工程兵,在一次作业过程中不慎从高处坠落,落下残疾。接过优待证后,宣光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太激动,太高兴了!感谢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我的关心,虽然现在不能做什么贡献了,但是只要有需要,我一样上!”
3张优待证,行程25公里,用时6小时,优待证的“寻亲”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兵支书”到抗美援朝老战士,再到因伤致残的军人,小小的优待证饱含着温情与关爱,满含着对退役军人崇高的敬意,跟随优待证一同回家的,还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温暖。高勇说:“送优待证‘回家’的路虽然画上了句号,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不会停歇,服务好退役军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冯超 张文文)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兮兮
编审:姜雨亭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