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IPO专业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喜欢的也可以点赞。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评论留言咨询IPO相关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摘 要:通过比较上市公司商誉规模以及过去十年发展趋势,从不同维度定量描述了上市公司商誉状况。选取资本市场典型案例,剖析个案商誉形成与减值测试可能存在的问题。梳理上市公司高估值成因,从理论上分析高估值形成的背后逻辑。从会计处理、审计考虑、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管,分别提出规范商誉形成和后续计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誉 商誉减值 政策建议
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并购*,可以获取市场、技术、品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新机会,提高经营和财务协同效应,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一些公司由于在选择并购标的、规划并购方案、确定交易价格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并购时就产生了高额商誉。商誉是合并成本超出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理论上,商誉代表某种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但由于商誉按余值法确认,过高支付、资产识别或估值错误等因素往往被一并混入商誉中确认。加之目前商誉减值测试随意性较大,导致递延确认,使商誉在会计上被高估,不能如实反映并购资产未来的真实盈利能力。这实际上弱化了公司的财务状况,限制了盈利能力,干扰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近些年,上市公司商誉总体规模偏大,有些巨额商誉减值导致“业绩暴雷”,对资本市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引起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上市公司商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
上市公司商誉现状
1.1.商誉总体规模
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4677 家1,商誉总金额达1.19 万亿元, 较2020年底1.21 万 亿 元 略有下降,其中,2346家上市公司商誉不为零,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0%(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