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9日讯(邱贺岩 记者侯巍)渴了喝山泉,热了洗冷水澡,在大森林中惬意的觅食、嬉戏、成长,加餐吃的都是玉米、豆粕、苜蓿等绿色食物……这些都是塔河县盘古镇(场)森林黑猪肉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重要因素,但就是这么好的猪肉竟然也存在销售上的瓶颈问题。
萌生养殖黑猪的想法,是2015年的事儿。当时,正值企业转产,职工们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季节性的营林、管护、采山等收入满足不了职工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生活需求。如何增加职工收入——成为了盘古镇(场)党政一班人重点研究的课题。
经过多次综合考察和对比分析,镇(场)党政一班人认为,远离百姓居住区的群山可以说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天然防疫屏障,林内绿植丰富可为黑猪提供大量的天然青绿饲料,大面积放养比圈养更有利于肉质的提升……这些都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优越的生态条件,让盘古镇(场)森林黑猪养殖业得以发展。2016年,在塔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盘古镇(场)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规划建设了总面积345公顷的森林猪养殖基地四处。养殖“松辽”黑猪6000多头。由职工入股,合作社管理经营。养殖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对仔猪、饲料、药品、消毒、防疫、销售进行统一的流程化管理。配合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粕、苜蓿组成,补充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不允许添加任何抗生素和促生长激素,保证出产猪肉的质量安全。为此,盘古镇(场)还从辽宁高薪聘请了一位名叫陈文武的高级畜牧专家,专门负责黑猪养殖的日常管理、饲料配比、定期防疫等工作。
畜牧专业毕业,从事畜牧养殖业近40年的陈文武告诉记者,在这里养殖的黑猪除了天生的优良基因外,其生活环境更是得天独厚。这里山川连绵、植被茂密、生态多样,空气和水质都非常好,防疫工作好开展,交叉感染机率小,再加上每批出栏的黑猪生长周期长达10个月以上,这都为其肉质鲜美提供了根本保证,所以在当地一上市就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交口称赞。据介绍,现如今镇(场)在养殖能力方面已没有什么问题,各个猪场的硬件建设也非常到位,适合大批量养殖,主要问题还是销售这一块没有形成产业链。
进入10月份,大兴安岭的天气已是越来越冷,一早一晚甚至都到了零下,但66岁的养殖场负责人庄德举对记者说,“别人都怕天太冷,我可盼着气温尽快降下来。冬天到了,我的猪肉就可以远销外地,生意就上门了。”
肉香也怕“巷子深”。庄德举给记者讲了一个他的猪肉去年曾远销京津鲁等地的故事。原来,因为缺少冷链物流,盘古当地养殖的大批优质生态黑猪存在实际上的销售困难。去年春节前夕,趁着冬季气温低,他给远在京津鲁和黑龙江双鸭山的几位亲戚寄去了一些他的黑猪肉作为节礼。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黑猪肉到了这些亲戚们手里竟然成了“宝贝”。亲戚们告诉他,这些猪肉吃起来明显好吃,有味道,陆续从他这订购了价值10多万元的猪肉,并且表示,以后就吃这里的猪肉了。
位于盘碧4支线的森林黑猪养殖场主要由林场买断职工潘贵海夫妇俩负责经营管理,夫妻二人既是合伙人也是养殖员。该养殖场共7人入股投资,于2017年开始饲养生猪,现已投入60余万元,存栏生猪300余头。近日,镇(场)又为养殖场建起了300余平米的新圈舍和140余平米的职工住房,全力支持他们发展森林黑猪养殖。
“目前森林黑猪养殖的困难是销售,但其发展前景绝对是好的。因为森林黑猪的肉质非常好,而现在的消费者又格外重视饮食健康,所以如果我们不懈努力,进行市场化运作,销路终究会打开。”镇(场)党委*陈大勇说,“当地消费者很认可我们的黑猪肉。即便我们的猪肉比当地其它圈养或外进的猪肉价格高出将近一倍,但我们的猪肉依然十分受欢迎,只是当地人口数量有限,购买力不足。下一步我们要组建一支好的营销团队,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我们的好东西宣传出去。此外,还要重点考虑发展冷链物流,让这深山里的好东西一年四季都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去,输送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森林黑猪肉。”
为把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盘古镇(场)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如今,基地里产仔室、仔猪室、母猪室、育肥猪室、饲料库房、喂料钢架棚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8年,盘古镇(场)森林黑猪养殖规模已扩大到5000多头。按照畜牧专家陈文武的话说,如果有合适的合作企业,形成订单经营,盘古森林黑猪养殖每年想要扩大2至3万头不是问题,两年时间绝对可以达到5万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