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急诊室的消化科。
因为是腹部痛,挂消化科,比较靠谱。
以前,父亲一直有点胃病。这次,干脆改一下,查一查消化方面,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反正都是肚子里面的事。父亲说他的肚子里面,有时像辣子辣一样,很不舒服。
急诊室的医生,为父亲开出了几项检查单。
有病的人,都喜欢挤在周末这个时间,搞各种各样的检查。因而,排队的病号,就显得比平常要多。
只有抽血化验的检查,父亲可以马上去做。
其它的检查项目,排不到当天的号。只好去排明天的队了,明天再做检查。
弟弟、弟媳为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将父亲安顿下来。
住院部的床位有限,父亲就住在消化科病房的走廊里。
不到8点钟,父亲差不多全部安顿好了。
这时,大妹杨崇梅来了。
大妹没有工作,嫁入农村。妹夫长期在市区做劳务工,她也就早早跟随夫进了城。
大妹一边打零工,一边操持着她那个小家。日子有些宽余了,也就在城郊买了一套房,坐公交车去弟弟家,只有五六站远。儿子成亲后,大妹脸上才有了微笑。
然而,儿媳去年手中的那瓶农药,彻底毁了大妹那个看似和谐的家。儿媳动不动就要放媒气,动不动就要割手腕,动不动就要喝农药,这让大妹这个作婆婆的,感到相当为难。
大妹与亲家吵了一架后,她的家就出现了相当大的裂缝。儿子儿媳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儿子离婚后,大妹基本上没有机会外出打零工,一直呆在家里,照看她那两个未成年的小孙女。
弟弟还要去上班。弟媳是老师,虽逢暑假时期,但家里还有一双儿女睡在床上,他们都没有吃饭。所以,弟弟俩口子也就只能暂时离去。
父亲在医院里的事,就交给大妹去跑了。
大妹负责帮父亲跑检查单、跑登记、跑排队。
父亲的验血检查早已完成,剩下一个需要检查的大项目,就是:增强CT扫描。
大妹拿着这个检查单,去CT登记室登记。
大妹为父亲排到的号是:8月3日上午,第2个号。
验血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
父亲没什么大问题。
父亲现在能够行走,能够说话,能够自理。父亲只是偶然觉得胸口,有点像辣子辣。
父亲感觉到他的内脏是好的,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这意味着,今天该做的检查都做了,没什么事。
医生也没给父亲输液、发药。此时,父亲也没迎来他频繁性的疼痛。
住在这,仿佛很轻松。
父亲、母亲、大妹三个人,坐在走廊的病床上,他们商量着接下来的安排。
母亲要大妹回去。母亲交代大妹,下午给父亲带晚饭来。
在回家的路上,大妹一直在想,该给父亲准备点什么菜呢?
父亲牙齿不好,干鱼之类、排骨之类的菜,肯定不行。还是以汤菜为主吧!
大妹走后,医院里就剩下父亲和母亲。
不久,二姐杨长香来了。她是来看父亲的。
二姐比我大八岁,矮矮墩墩,肥肥胖胖,有点发福的味道。
二姐没文化,只读过几天夜书,估计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来。但这并没有影响二姐的生存素质。
二姐也嫁在农村,离我们老家,不是很远。
二姐属于外向型的人,嘴巴子会讲。因此,她很早就做起了乡村零售生意。二姐从市区批发一些衣服、鞋袜之类(主要是儿童类),运到乡下去卖。
二姐所在的村子,连通着三个乡镇。三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赶集日。
二姐就盯着那三个赶集日,逢集摆摊,叫卖了近二十年。
二姐的一对儿女,就是靠她这种小本生意,支撑着学费,先后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落户市区,成家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