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开播。一个月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1959年10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王扶林是两位导演之一。王扶林回忆说,“当年的电视剧都是直播的,我自己大概就拍了20部左右,黑白的,没有录像,那个时候文艺是为政治服务,比如说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晚上我就用文艺形式播出,等于是把新闻形象化了一点,谈不上艺术创作的风格、个性,人物塑造谈不上,只是把这个事稍微立体化地传播出去了。”
到“文革”之前,国内共播出电视剧80多部。这些电视剧都是在真实的场景中“现场直播”的,类似于今日的舞台剧转播,并没有留下活动的影像资料。“文革”十年,电视剧的拍摄已经基本停止,电视成了宣教的工具,主要是转播“革命样板戏”。期间,北京电视台只拍摄了一部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第一部用录像设备拍摄的黑白电视剧。1978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剧团和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三家亲》。1979年8月,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举行,号召全国有条件的电视台大力制作电视剧。
电视剧大生产的时代到来了。
(2)
《敌营十八年》:观众能吃粗粮
“春申江畔,高楼矗立。一辆道奇牌小轿车,从沿江大道驶进繁华的燕京路。一份展开的《申报》,刊头上有“1948年6月3日”字样。轿车内,肩戴国民党少校军衔的唐华,在看报纸,他身旁的上士驾驶兵彭小雪,正聚精会神地注视前方。”
这是电影文学剧本《敌营十八年》的开头,发表在1980年第2期《山花》杂志上。《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月刊,剧本的作者是贵州作家唐佩琳。用今天的话来说,《敌营十八年》可谓中国最早的谍战剧。能够创作这一题材,跟唐佩琳的生活阅历分不开:他16岁参军,他的姐夫就是地下工作者。剧中主人公江波的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些故事。剧本刊出后,同时被珠江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看中,珠影希望他进一步修改剧本,而中央台则要求他马上到北京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当时,电视连续剧完全是新生事物。唐佩琳来到北京,见到导演王扶林,他上来就问“电视连续剧”的剧本怎么写?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王扶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唐佩琳又说:按照章回小说的路数写怎么样?王扶林觉得差不多是这个感觉。唐佩琳就把故事作了通盘考虑,梳理出了一个分集提纲,每集之间既注意连贯性,又要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悬念。第一集写完交给王扶林后,他欣喜地表示认可。随后,唐佩琳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改写完了10集的剧本,拍摄完成后剪成了9集。当时,唐佩琳的稿费是600元。
1981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开播《敌营十八年》。这部剧没有强调宣教功能,而是突出了戏剧性和娱乐性,大量采用了蒙太奇手法制造悬念。片头先是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接着是几声枪响,然后推出片名,预示着这是一部标准的通俗情节剧。
关于故事,网上有个标准件:“解放前夕,共产党员江波为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身深入虎穴十八年。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巧妙周旋,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急中生智,避过敌人的重重监视,一次次将情报安全送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诡计,终于迎来解放。”
这段文字信息量有限,而且前后矛盾:已是“解放前夕”,如何“深入虎穴十八年”?其实,全剧故事跨越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江波并非一上来就是一个成熟的地下工作者,而是初出茅庐就被国军头目宣子奇的花招所迷惑,送出了假情报,造成我方的重要损失。不过江波成熟得很快,以后每次他都巧妙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巧妙地嫁祸于敌人,自己安然过关。在最后一集里,江波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一样,在敌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把一直紧盯自己的特务说成了“共军”,并把他带走“交上级处置”。小车轻快地开往解放区,江波和久别的战友们紧紧地握手。江波将国民党的军帽狠狠地甩在地上,车轮滚滚碾过帽子。随着这个颇有象征意味的画面闪过,全剧就此告终。
全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八十年代初影视作品的一些共有特征。江波在卧底多时终于跟组织取得联系后,激动地说:“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出于工作需要,江波跟自己的妻子康瑛相逢不相识,只能在影院的黑暗中握手致意。江波的助手唐华和女朋友在树林里见面,两人情话绵绵,女方却始终不看男方,抱着一棵树别着脖子万般羞涩。江波的女儿被敌人抓住严刑拷打,江波眼睁睁地看着却无法施救,也无法表露真情,背着敌人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这部剧由中央电视台的王扶林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都郁共同导演。江波的扮演者是七十年代的大明星张连文,他之前以塑造工农兵形象而著称。他在电影《创业》中演过工人周挺杉,在电影《艳阳天》中演过农民肖长春。扮演唐华的是八十年代的明星张甲田,他在剧中的大鬓角形象引起了观众的效仿。
拍摄《敌营十八年》时,导演手里只有10万元制作费,因而拍摄条件异常艰苦。全剧时长315分钟,大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剧组转战北京、庐山、九江、汉口、福建等地,共拍摄了97天。去掉天气影响、转场等因素,实际拍摄了75天,平均每天完成28个镜头,最多的时候一天拍了50多个镜头。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制作粗糙,硬伤无数。紧赶慢赶目的只有一个:早日制作完成,赶在春节期间播出。
男一号张连文回忆说:“服装是到处借,到电影厂借,也不合身,演员也不讲究了,国民党的军纪是很严的,但是你要是做服装就得花掉大量资金,摄制组没那么多钱。我这脖子粗,永远系不上风纪扣,所以就这么敞着吧,还自我解嘲说是‘潇洒,不受拘束’。那个时候拍摄不是特别严谨,有时候看完了以后,自己都觉得好笑。”的确,江波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达十八年,国军的军装制式更换了许多次,要想把各时期的军装借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借到了上衣,却没有裤子,全身的景别不得不改成了半身。有时帽子太小,只能是拿在手里,聊胜于无。有次要拍一队士兵的戏,却只借到了两套军装,只能让两个排头兵穿上,通过镜头的角度把其余的人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