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
郎红的釉面极为光滑明亮,夺人眼目,有很强的玻璃光泽;祭红釉面颜色较深沉,不透亮。
2、流釉不同
郎红瓷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脱口垂足郎不流”。
郎红
什么意思呢,一是郎红有“脱口”,因为郎红釉流动性大,因此口沿下会露出白色的胎体。另外,它的底足有一圈深褐色的积釉,又叫“垂足”,但釉一般不会过足,所以叫脱口垂足郎不流。
而祭红则是色不脱口,釉不垂足,就算底足有一些积釉,也是很薄的一层,而且很规整,与郎红有很明显的区别。
3、有无灯草边
所谓“灯草边”,是指明、清景德镇窑的红釉瓷器,在焙烧中,器物上部釉汁向下流动,口沿部分釉层减薄,使器口呈色变淡,宛如一圈灯草围于口部,故称“灯草边”或“脱口”。
祭红
祭红在器口和足跟处,有非常明显的“灯草边”,相对而言,永宣祭红釉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宽,在3~5mm之间,清代红釉大多色泽凝厚深沉,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窄、约1~2mm左右。
郎红则没有灯草边,要么是人为涂上去的一层含粉质的白釉或者浆白釉。
4、釉色变化
郎红由于釉流动性大,所以变化多,更为灵动多姿,浓处似牛血初凝,薄处像鸡血一般鲜红。
祭红釉色通体匀整,变化较少,更为匀整。
5、气泡大小不同
用放大镜来看,郎红釉气泡非常小,而且稀疏。
祭红的釉体气泡更大,而且更为稠密,永宣祭红釉气泡更大,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6、有无纹片
郎红
郎红釉层内有大小不一的纹片,但是祭红却没有。而且祭红釉橘皮纹,但是郎红釉面光滑,橘皮纹现象偶尔有之。
7、底足及内部釉色不同
郎红的底足及器具内部,呈米黄或浅绿色,俗称米汤釉及苹果青釉,祭红器物内外均无此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