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浆玉泥润如玉,出自古城东昌西” 这简单的诗句里藏着一个了不起的非遗故事。一千多年前的聊城,生活在鲁西大地上的人们,用超群的智慧就地取材创作出一项精湛的技艺,让那时候的聊城声名远播。同时,最幸运的是这项技艺一直传承至今。
澄浆玉泥
这项非遗名叫“东昌澄泥”,也有很多人会认真将其称呼为“澄浆玉泥”。这是为什么呢?简单的说,东昌是这项非遗的故乡,也就是今天的聊城;澄泥是非遗项目的名字;澄浆玉泥则是对这项非遗精湛工艺和绝美外形的高度凝练。由澄浆玉泥而产生的澄泥技艺是黄河文化和鲁西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那么,澄浆玉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话说东昌府有三美,胭脂、澄窑、古井水。这里提到的“澄窑”是有所考究的。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尚书郭敦利用故乡东昌府千年黄河淤泥等,让弟弟郭山在东昌府湖西办事处岳庄附近建澄窑一座,雇用山西绛洲澄浆玉泥窑工移民200余人。当时,主要制作活字印模等印刷用具,山水盆景等家具摆件,砚辜、笔洗、笔筒等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米缸、面缸、茶叶罐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