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鉴定体量决定了它的业务上限,业务规模增长需要依靠鉴定能力的增长,所以19年开始得物仓储能力进行了升级。
近几年海外品牌更多的渠道进来,得物踩到了一个好的赛道,在这个赛道里面提供了供给,满足了需求。
依赖仓储能力,履约和售后服务提升,采取激进的增长策略,同时凭借正品鉴定的心智,加上消费者觉醒,95 后00 后已经有购买力,多种因素使得得物从一众球鞋电商平台脱颖而出。
上面是得物从早期社区起步到切入交易大概的发展历程。
二、球鞋二级市场诞生球鞋品牌方首次对外发售定义为球鞋一级市场,一级市场发售的球鞋被再交易称为球鞋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发售有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一般有预约抽签、线下排队 抽签等方式。比如常见的耐克通过官方app SNKRS首先开放预约,用户进行抽签购买。
17年之前国外限量品牌每年流入中国市场的货量极少,大量消费者想买到鞋子只能通过鞋贩子和中签用户。
商品的稀缺性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供需关系的严重不平衡」直接催生了球鞋二级市场的诞生。
一级市场在用户需求量大的前提下,打出联名、定制、限量的宣传口号,搞饥饿营销,搞限量发售,使得市场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炒鞋”这一行业。
2019 年是二级市场交易真正兴起之年,以得物、Nice、get、斗牛等球鞋转卖交易平台兴起,也让一级市场看到了二级市场的潜力。
一级市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2019 年、2020 年全球经济处于下行期,对于品牌公司而言要保有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和保有自己市场的『营收率』,势必会选择『市场增发』。
以耐克、阿迪为例,选择限量商品增发和更多的明星主理人推出联名款目的就是不断去做增量。
从品牌方商业角度来说,需要扩展消费群体,每一个品牌的消费者都有局限,推出联名款就是要往外衍生,去寻找新一群顾客。
耐克与权志龙合作,推出 NIKE AF1 的小稚菊联名款球鞋
基于一级市场的营销策略,也直接影响二级市场的规模和交易频次。
此外从17年第一季《中国有嘻哈》火爆,通过明星效应加速了潮流文化的出圈。
从全球经济下行到品牌公司的营销策略,再到衍生出来二级市场的繁荣,接着《中国有嘻哈》把球鞋文化推向另一个顶峰。
上面简单介绍球鞋交易市场经历的整个过程。
三、得物商家结构电商本质上是一个平台生意,首先得有货,有了供给才能形成交易,是一个供需关系的事情。
而球鞋作为典型的卖方市场,平台整合上游供货商的能力是关键,核心来自于谁掌握上游货源渠道,谁就有了供应链优势。
那得物是如何建立起自己供给壁垒的。
得物目前商家结构主要有品牌、品牌经销商、淘系商家、设计师、明星艺人、个人散户。
其中个人散户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穿或理财为目的球鞋爱好者;另一类就是以投资套利为目的的职业黄牛,也就是我们说的鞋贩子。
在球鞋交易平台出现之前,市场由中间人及所谓的批发商操控,批发商从渠道手上拿到所谓的后门商品,把这些商品用所谓的批发价给到国内淘宝酷动城的商家(像烽火体育、兄弟体育)。
酷动城商家批量收了这些商品之后,加价再在酷动城上面卖,再在淘宝上面卖,这个是得物之前的运作模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不透明,那有了得物之后,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了定价不透明问题,大大提升了撮合交易的效率。
从2018 开始,淘宝酷动城腰部卖家开始和得物合作,在得物上面进行销售,当时得物有了极速发货。
(酷动城是淘宝一个标签,主要是淘宝运动类目卖球鞋的店铺,如果是正品淘宝会给一个标签酷动城商家。)
极速发货是 KA 商家在得物的仓库边上有自己的一个仓库,得物对这些商家的要求是24 小时之内它们的货必须要发到得物仓,另外入仓模式上,商家货品入得物仓暂存,售卖之前就完成了鉴定,大大提升了时效性。
普通散户发货到得物,得物鉴定完再发货到用户手上,周期需要 5 -7天,收货时间相对较长,用户体验差。
而得物通过和KA商家合作从过去 5-7 天缩短到 2-3 天,从发货时效上来说进行了一个升级,提高了用户体验。
目前头部更多的是淘宝酷动城的top商家,基本上和得物有深度的合作,这些商家更多以限量商品为主。
头部 KA 商家月GMV1000万左右,数量大概集中在 10-20 家左右,这些商家本身已经在淘宝已经做了非常多年的球鞋生意。
中部更多的是经销商,在得物上主要卖普货。这些经销商主要是品牌公司的一个地级的二三级的经销商,有正规货源。
在日常的活动或者促销中,如果都是 C 端卖家的话,平台对于促销商品的把控度是非常弱,核心需要头部KA商家和经销商保持「稳定的供给」和「生意规模」。
剩下最多的就是小C散户,这部分散户的规模非常大,但它们的 GMV 贡献率远低于经销商和商家。
这些人有高中生,大学生,也有上班族,也有鞋贩子,卖家的年龄构成相对会更低一点。
四、球鞋年轻人的社交货币球鞋从类型上主要分尖货和普货,尖货指的是高端限量款球鞋(有炒的趋势),在潮鞋尖货里面,Yeezy和Air Jordan无疑是最受欢迎和高溢价球鞋的代表。
普货包含了众多品牌的休闲鞋,以及各类功能性运动鞋,价格相对较低。
普货里面还分两类:一类经典常青款,本身普货占品牌整个交易规模体量极大。另外一类是品牌不断在上新的一些季节款,有一些款式成功,有一些没那么成功的款。
对于尖货和普货有不同的打法。
得物对于尖货的单品:用新的单品,联名款去获取新的流量,靠尖货做为流量钩子。
得物对于普货的打法:主打价格和正品的心智,尖货做为前置钩子,普货做为大的流量承接;毕竟买尖货的人只是少数,撑不起平台整个交易规模,平台还是需要大众能持续消费的普货。
「所谓的尖货、联名款本质上保证平台交易活跃度的」,如果只是一款普货,对于得物 app 来说它不足以去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得物早期快速增长还是依托于所谓的限量潮品。
对于用户而言,随着潮流文化逐渐兴盛,球鞋逐渐成为潮流消费之王。
“勾子一反,倾家荡产”,这一句在鞋圈流传的金句足以看出球鞋的火热,年轻人跟风现象一定程度上助推炒鞋市场的兴盛。
王宁之前谈泡泡玛特的时候说到,现在消费者变成了一个一个小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社交货币”,有些部落的“货币”是球鞋,有些是潮玩,有些是游戏,也有一些是茅台。
不同部落都会用自己的“社交货币”解决全面需求——社交需求、炫耀需求、满足需求、收集需求。
消费升级的浪潮给年轻消费带来了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需求之后,对附有文化价值的消费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追求商品的精神价值,外显属性、社交属性、悦己体验成为他们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球鞋成为属于他们的“社交货币”。
五、nice向左,得物向右文章一开头有提过nice,笔者年初的时候有看过图片社交方向,当时把市面上头部的图片社交产品都看了一遍,主要以nice和in为主,其中也看完了15年之前周首对外的所有采访。
个人而言,相比现在的nice,更喜欢最开始的前两年nice在社区上的一些探索和积累。
nice 创立于 2013 年,比毒早两年,最开始定位于图片社交,2018 年开始转型球鞋电商,从图片社区切入交易,定位“潮人社区 交易平台”。
nice CEO 周首本身就是一个资深球鞋收藏者,拥有1000双球鞋,早期做过潮流杂志编辑,选择做nice也是从兴趣爱好中看到了球鞋生意。
nice早期核心理念通过内容影响消费决策,品牌是影响年轻人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之一。
所以一开始nice就选择从fashion切入,先抓住一批热爱时尚并且热衷于表达的年轻人,然后在产品上主打「照片 标签」功能,比起单纯的图片分享,标签更加容易满足show的需求。
在nice之前,国内有百款图片社区产品,用户没意愿在一个新产品上发照片。但nice击中是满足用户“装”的这个点,满足用户的虚荣心,让自己与众不同。
早期nice社区中30%的标签是品牌标签,Chanel、Nike、H&M 和 ZARA 品牌标签在 nice 中使用频率最高,社区中的图片 85% 来自一线城市的潮男。
通过标签,nice聚集了一批潮流爱好者,在社区里面分享。
然而如果只是基于品牌标签内容,nice 只能停留在潮流品牌的小众圈内。
nice开始从潮牌小众到向图片社交延伸,随着女性用户进入后,nice 修改了推荐机制,让更多贴近生活的行为在社区里分享。
周首对于nice典型用户定义是乐于标记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分享自己热爱生活的人;分享的不仅是照片,而是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周首认为Nice核心是“赞”,并不是“潮”,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值得赞的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潮。
真正发出一条东西的时候,Nice是大家真实的在赞的,因为我跟你是同类,所以我能理解你,所以我会赞你。我在意的是同类的人能赞我,得到他们的认同,跟他们去交流,去沟通,这就是Nice。
——周首
从2018年nice转型球鞋电商之后,nice和得物采取不同的业务思路和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