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和在用石磨推煎饼糊子
“现在市场上买不到地瓜煎饼,机器也烙不了地瓜煎饼,只能用手工烙。我也很多次听说,那些在城里上班的,都想吃地瓜煎饼,可就是买不到。”7年前的那次偶然对话,让唐云和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她介绍说,现在生活在城市,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有农村生活经历,从小就是吃着地瓜煎饼长大的。现在生活好了,吃机器工业化的煎饼,都吃够了,开始回忆起“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和“乡愁”。
烙煎饼用的地瓜干
唐云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很念旧,喜欢回忆曾经的农村时光和农村味道,他们也有消费能力,只在乎煎饼的品质,不在意煎饼的价格。也就是说,只要做出的煎饼,味道纯正,口感好,一斤多少钱他们并不在乎。他们肯花钱买地瓜煎饼,消费的是“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和“乡愁”。曾经有位在北京工作的山东人对她说,吃着地瓜煎饼,品尝着那种特有的烟火味道,一颗心早就被拉回到了几十年前,就像回到了山东老家一样。
唐云和在烙煎饼
“我从小就跟着俺妈妈学烙煎饼,这件事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太简单了。”唐云和说,看到了这个商机后,她就开始着手烙煎饼,从老家拉来两个老铁鏊子,在店面后边找了间多年不用的老房子,支上铁鏊子,找来花生秧、玉米秸秆当柴火。然后从老家拉了几袋子地瓜干,用村里的老石磨磨了煎饼糊子,又找了几位农村“留守大妈”帮忙,开始干了起来。
纯手工制作杂粮煎饼
“现在谁还吃地瓜煎饼,你烙了卖给谁啊?你这样用人工烙煎饼,一天才烙百了八十斤的煎饼,你雇三个人,一个人工资一天开80块的话,那就是240块钱,按100斤煎饼算,一斤卖4块钱,才卖400块,去了人工费,再去了地瓜干钱,那你还挣钱吗?不得赔本啊?”唐云和介绍,一开始干,就有很多人说闲话,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她的笑话,说这些煎饼你卖不出去看看你怎么办?风言风语,加上身边的人时不时地笑话她,一时信心满满的她也产生了迷茫感,找不到头绪了,自己也在心里问自己,烙了几百斤煎饼卖给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