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了晚上下班五六点钟,在帝都一些热闹的马路边特别是一些天桥地道附近,可以看到一些小摊贩出来沿街叫卖,早几年遇到一位操着东北口音的妇女叫卖一种长得非常奇怪的小果子,每个小果子都裹着皱皱一层草纸,又不像苹果鸭梨等水果裹着的那种保鲜纸,这种小果子外边的那层纸枯草黄色,皱巴巴的,但薄如蝉翼,隐隐绰绰可以看到里面的小果子如小番茄大小。带着好奇心上前询问小果子的名字,“谷鸟儿,甜的,好吃”,看我没听清一脸疑惑的样子,东北妇女又重复了几遍,“菇凉,去火的”,可怎么听着都像是卖“姑娘”。一个小伙子凑上前围观,东北妇女顺势拿起几个“菇凉”果给大家品尝,“吃了姑娘果,不愁找老婆”边说边递给小伙子,小伙子抹不开面,边尝边示意装一些,称完一付款,尴尬了,这“姑娘”可真不便宜啊!哈哈,希望能早些找到老婆。
有一种食品叫“花姑娘”
姑娘果也算是很有东北特色的水果品种,南方很少见。现在这种怪怪的小果子也走进了一些新兴的生鲜超市,放在保鲜盒中售卖,并且有了一个听起来更正式的名字“灯笼果”。
据说这种小果子以前在东北农村比较常见,不管是草地、岩石缝还是马路旁,都能见到它茁壮成长。它的果子长得跟打着小灯笼一般,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做“灯笼果”,东北人称为“姑娘果”。
以前这种果子都是野生,现如今在北方地区有不少改良品种,大批量的人工种植,果实味甜,比野果子大很多,野生的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