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初,蜀汉名将关羽败亡,脑袋被孙权割了下来,送给了曹操。
仅仅几个月前,关羽还在襄樊水淹七军,擒获曹操手下大将于禁,走上了人生巅峰。为何转眼之间就兵败身死呢?
说到这个问题一般来说,都是说关羽傲慢自大,没有和盟友孙权搞好关系,后来更是中了吕蒙之计,因此有了两个成语:大意失荆州和白衣渡江。
关羽兵败身死,是刘备暮年遭遇的最大失败,但是责任并不仅仅在关羽自身。刘备自己有重大责任,而另一个人更是第一责任人,这个人自然就是诸葛亮。
老读者都知道,我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但这事就是诸葛亮的错,错在哪?诸葛亮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说的。
*是这么说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就说了两句话,一针见血,毛病出在隆中对。
对于*这个评价,数不清的人做过解释。最终其实都落在一句话上,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这是废话,这谁不会说啊,找个中学生来,他也会说。
这些做解释的人,根本看不懂*在说什么。不信,问他们,怎么集中优势兵力歼敌啊?这些人马上傻眼了。
*说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军事问题,但也是让无数名将栽跟头的基础问题。那就是“歼灭”。
这句话看着好像有点矛盾啊。既然都是名将了,怎么会在基础问题上栽跟头呢?
这就对了,越是名将,越容易在基础问题上犯错。
所以,本文就是对*这句话的注释。
一、当刘备、诸葛亮碰到更高明的曹操隆中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战略规划,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帮助弱小的刘备完成了三足鼎立。但错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指出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我们先不说这个问题,先看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应对。
赤壁之战后,周瑜携战胜之威围攻在江陵的曹仁,双方相持经年,伤亡都很巨大。
深思熟虑后,曹操想起了以前郭嘉击破二袁的计策,命令曹仁放弃江陵,抛出了一块又大又香的肉骨头给刘备和孙权两家去争夺。而放弃江陵也意味着曹操改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御,可实力远强于刘备、孙权的曹操改打防守反击,其实是以退为进,反而拿下战略主动权,高明之极(以前跟大家讲解过了,本文不赘述了)。
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集团统一天下的路径是“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按照这一规划,刘备必须要得到江陵所在的南郡,以得到进攻曹操的基地。为此刘备不惜冒险前往京口与孙权会面。最终结果刘备从孙权手上借到了南郡,也就是俗称的“借荆州”。
看起来刘备得到了基地,但风险是同样的,这意味着刘备必须承担在荆州方面对曹操的防务。刘备和诸葛亮性格上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威武以自强”。这一举措虽然有巨大风险,但在刘备和诸葛亮眼里是发展的机会。
随着刘备夺取益州,弊端开始出现了。一就是曹操当年放弃江陵而施展的两虎相争之计开始呈现效果。孙权不愿意自己上游重镇在刘备掌握之中,执意要拿回南郡。孙刘同盟出现了裂痕。二就是刘备集团分成了刘备、关羽两个方面军。虽然刘备整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但重兵集团的分离却让刘备失去了大规模的歼敌能力。
因为夺取益州后刘备的敌人再次换成了曹操,想要击败曹操,首先必须要歼灭曹操的重兵集团。
而曹操自从对刘备、孙权改为守势之后,设置了对孙刘作战的三大战区,关中战区的夏侯渊、荆州战区的曹仁、淮南战区的夏侯惇。而这三个战区都有一座核心的城池,只要守住此城就足以挫败刘备和孙权的攻势。那就是汉中(后为长安),襄樊、合肥。因为地形、交通等原因,曹操不需要在此三城中驻扎主力大军,采取的是驻守要点,援军云集的战略部署。
这其实就意味着,刘备要对汉中、襄樊,孙权要对合肥发动进攻,从一开始就是主力决战。只有击败曹操的主力,才能夺取这些战略要点。
*评价隆中对的那句话,我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歼灭”。
什么叫歼灭?顾名思义就是把敌军给消灭掉。
那么怎么歼灭?我的回答是,得有歼敌的能力。这是军事学必须牢记的核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军事学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二、关羽面临的困局在荆州战区,曹操当年命曹仁放弃江陵,不仅在战略上取得奇效,从战术也让曹仁立于不败之地。江陵虽然有割裂长江防线的功效,但让曹仁孤军深入,四面受敌,显然这种消耗是不划算的。退守襄阳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南方通往襄阳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汉水河谷,二是随枣走廊。随枣走廊当时掌握在曹操手中,关羽想要进攻襄阳,只有一条进军道路,从两侧都是高山,自身狭窄的汉水河谷中通过。
这种进军道路,没有十足的把握,任何一个将军都不愿意走。更何况这条路的侧翼随时会遭到江夏曹将文聘的要击,退路随时可能被切断。我们先看看谭其骧的三国地图,曹操的江夏太守文聘处于在荆州战区的右下角,主要任务是对付孙权。可是如果关羽想北上进攻襄樊,文聘正好处于关羽的侧翼,如果孙权没有牵制行动,文聘就会得到机动自由,随时对关羽退路产生威胁。没有哪个将军会傻到在这种情况下去打仗。文聘只要卡住现在的荆门和钟祥,关羽的退路就被截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