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都用了什么描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1:23:50

男孩喊出了真相

显然,面对真相,人们是心存恐惧的。因为真相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正在赤身裸体地游行;皇帝是愚蠢而不称职的,皇帝的丑陋是从内到外的。在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专制国家,宣布这样的真相,会招来*身之祸的。小孩的爸爸在哀求上帝,请人们原谅他孩子的天真、不懂事。但是真相就是真相,尽管恐惧,求真的本能还是让人们在私下低声地传播着真相。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说出真相,但特别指出是孩子说的。如果皇帝采取行动,镇压说出真相的人,说此话者可以说:“我并没有说陛下没穿衣服,是那个愚蠢的不可救药的孩子说的,我可以帮你指认那个小孩。”如果皇帝并不采取行动,制止说真话的人,那么他就是传播真相的聪明人。这固然说明了百姓的狡猾,但也说明了百姓此时仍心存恐惧。如此表达无非是在自保的前提下表现出求真的本能。同时,这也说明了百姓们此时仍然处于观望状态。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最后”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表明所有的百姓都敢说真话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百姓们听到小孩叫出来的真相,求真的本能和对专制淫威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于是他们低声地传播着真相,观望着,说着双保险的话。说真相的百姓并没有受到即时的惩罚,于是百姓都渐渐地都鼓足了勇气,说出了真话。显然这个过程伴随着恐惧的心理。

面对这个被小孩子“叫”出来的真相,面对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真相,百姓们却表现得如此怯弱:接受真相的过程竟然还要在观望中小心翼翼地进行。一个“最后”道出了专制王权的淫威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我们再来看看童话的一个细节: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在担心他人发现自己看不见新衣的恐惧中撒谎,用自己外在的快乐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内在和外在形成矛盾。可想而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快乐”说不出来,说不具体,正是内心恐惧,难以编造出具体生动的谎言的结果。于是大家都“快乐”,但都说不出来。

类似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不少,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

从全文来看,有两种氛围笼罩全篇,一是荒唐可笑,所有的情节都给人以荒唐可笑的感觉,儿童读来会禁不住哈哈大笑;二是恐惧,除了不谙世事的孩子,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

不合理的专制制度使每个人都不能幸免于恐惧,包括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本人。

二、皇帝的怕

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心中的隐忧——政权的稳固,欲令智昏的皇帝不假思索,不辨真假地就相信了这个“考核”的好处,并宣布“考核”开始。他在下决定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自己也面临着这场“考核”。可是君无戏言,“考核”既然启动了,就得进行下去。面临“考核”,皇帝也怕了——“心理的确感觉不自然”。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他只好投石问路,先派一个人先去接受“考核”。皇帝决定派老大臣去的根本原因是“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老大臣一定能看出布料的模样,这样的话,即使万一自己真地看不见新衣,他也可以根据老大臣对布料的描绘,成功地装出自己能看见它的样子。所以内心恐惧的皇帝从派老大臣开始,就做好了万一看不见新衣而撒谎的准备。听了老大臣对新衣的汇报后,皇帝仍不放心,于是他又派“诚实的官员”再次投石问路——“又派了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 。这样的话,一旦自己真地看不见新衣,有两位大臣对新衣的描述,他向臣民撒谎的内容就充实了。

皇帝的新装都用了什么描写,(5)

皇帝深信他“圈点的随员”一定会配合自己

皇帝觉得亲自去看新衣的时机到了,于是“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为什么要选择“特别圈定的随员”?这同样是皇帝不自信和内心恐惧的表现。因为这些圈定的人是他最信任的人,这些人一定会和他保持一致。就算他看不见新衣,不得不撒谎,他相信这些人不仅不会戳穿他,还会迎合他。事实上,情节的发展正是如此。他的随员不仅在真相没被揭穿之前迎合他,还在他躶体游行之时,百姓们都已说出真相的情况下,依然“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皇帝的新装都用了什么描写,(6)

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当这位皇帝面对并不存在的,但是他的臣民为了生存却众口一词地赞美着的新衣时,他本人就成了“新衣”事件的最大受害者。臣民看不见新衣,至多丢掉工作和尊严。而皇帝看不见新衣,丢掉的就是皇位,丢掉皇位的专制君主绝大多数都会因此而丢掉生命。于是皇帝恐惧到极点:“这可骇人听闻了”、“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也许有人会因皇帝摆出更骄傲的神气,将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的行为,而认为他实在是恬不知耻,愚蠢透顶。其实,将游行大典进行到底是这个专制皇帝唯一的选择。如果立即停止游行大典,就意味着向自己的臣民宣布,他本人制定的“考核”是愚蠢的,他本人是不够格当皇帝的,他赤身裸体的游行更是丢掉了国家的尊严。专制国家虽然是皇帝一人说了算,但争夺王位的残酷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可以设想,如果赤身裸体的皇帝穿上衣服,结束游行,他必然会丢掉王位,甚至还会因此而丢掉生命。他只有将错就错,在寒风中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赤身裸体地走完游行大典必须走完的路。这才能表明自己的一贯正确英明,才有可能保住自己因新衣事件而摇摇欲坠的统治。然而,此时此刻,百姓已经全部了解了真相。他的官员们虽然表面和他保持一致,配合他进行游行大典,但是内心已经和百姓一致了,认为他是愚蠢而不称职的。赤身裸体游行着的皇帝对此一定心知肚明,那副更骄傲的神气之下掩盖着的一定是颤栗的身体和心灵。

皇帝的新装都用了什么描写,(7)

皇帝更骄傲的神气之下掩盖着的一定是颤栗的身体和心灵

如果这个国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的算的专制国家,这场丑剧、闹剧与恐怖剧就不会上演。专制让人性扭曲,让所有人在生存的压力下都不能幸免于恐惧。文本是在讽刺昏庸无耻的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人性的虚伪、自私等弱点,但讽刺的深处是悲悯,悲悯专制制度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上至荒唐愚蠢的皇帝,下至普通百姓,所有的人都是可耻而可怜的。

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他们笔下的讽刺大多也饱含着悲悯。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如此,童话大师安徒生也不例外。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