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利弊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1:11:51

1946年国军在各个进攻方向的兵力

在一年半的自卫反击战中,解放战争初期,晋冀鲁豫解放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制订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定陶、同蒲、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等十三个战役,歼灭大量国军精锐。

据不完全统计,在1946年各军区歼敌数量排行榜里面,晋冀鲁豫*军歼敌28.7万,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中和山东两大*军组成的华野(歼敌43万),要高于东野的17万,隔壁邻居晋察冀的14万,以及彭总陕甘宁的7.4万人。部队也得以发展壮大,*部队也达到了24万人。

为什么要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利弊(9)

1946年我军各大军区编制表

惨烈的内线作战

正如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样,不仅是晋冀鲁豫的胜利,我军在头一年在内线作战中的胜利,都是建立在“以空间换胜利”的基础上。比如在华中七战七捷的粟裕,在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也不得以率部到山东和山野合并,华北我军重镇张家口被占领,林总更是退出了辽东往松花江一带转移。

为什么要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利弊(10)

1947年全国各大战场

再说回晋冀鲁豫边区,虽然胜仗没少打,但根据地依然被国军不断压缩。

在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晋冀鲁豫*军在冀鲁豫战场大踏步机动作战,连续实施了滑县、巨金鱼和豫皖边战役,收复县城25座共歼灭敌军八个旅和地方杂牌武装44000余人。看似战果很漂亮,但实际上这解放的25座县城,有24座在战役结束或却被主动放弃。

根据解放后我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刘邓进入大别山之前,晋冀鲁豫根据地先后放弃县城达46座,占总县城数的38%以上,这里面有将近700万人口落入国军手中,在二级军分区中,冀鲁豫全区只有阳谷、寿张、朝城、茌平四个县城没有落入地低手。靠近山西的太岳区的大部边被国军占领,豫北地区除林县、武安、涉县三腹心地县外,几乎全部沦陷,总之,全区相当巨大的地区沦陷了。

这个情景很像15年前国军在苏区的围剿作战,他们通过重兵不断蚕食我军的生存空间。

为什么要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利弊(11)

定陶战役中我军俘获的国军坦克

而且在晋冀鲁豫地区,比失地更严重的是解放区越打越穷,战争潜力被不断消耗。

当初我军之所以在内线和国军作战,按照邓公的话来说是因为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们主力部队刚从游击战争转变到正面作战,缺乏必要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经验。在内线作战我们可以依靠人民,确保战争胜利,从而为未来的积累作战经验。

但胜利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因为战争都是在我群众基础深厚的革命老区,惨烈和不对等的战争严重耗竭了解放区的财力物力。而且进入到解放区国军不断对群众采取高压政策,吃住都要解放区提供,纵兵抢粮的之事屡屡发生。大多数村庄破败,土地抛荒,人民迁移流浪,生活十分困苦,当时的解放区已经很难再负担战争的需要。

为什么要千里挺进大别山,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利弊(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